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3-10-26 04:12:16 來源:
元認知策略的例子(元認知)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元認知策略的例子,元認知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元認知,又稱反省認知、監控認知、超認知、反審認知等,是指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學習者可以通過元認知來了解、檢驗、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認知活動。一般認為,元認知可以由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部分組成。
2、元認知研究雖然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3、1.概念 依照Flavell和Brown對元認知的定義,這一概念的內涵包括兩方面:關于認知的知識和對認知的調節;Yussen認為,現有的元認知的定義是開放的定義,而非封閉的。隨著研究的深入,元認知的概念及理論應該將會有所發展。
4、2.評定 首先,在使用自我報告法時,很難將被試的元認知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言語表達能力區分開來,而后兩者是很關鍵的混淆變量。其次,評定之間的一致性問題。Karen等于1990年對生成策略、詞列發生、散句的組織、回避作業的難度四種評定手段進行了相關分析、方差分析、因素分析,結果表明,盡管每種評定手段對于它所評定的內容來說是有效的,但不同的手段評定的是不同的內容,即評定之間是不一致的。這使得一般的元認知結構難以評定,且不同研究的結論之間難以進行交流。 有人認為,元認知的評定是當前元認知研究中最薄弱的領域,而它又是元認知研究極為關鍵的領域,因此,為了促進元認知研究的進展,應發展新的、更可信、更有效的評定方法。
5、3.研究范圍 綜觀已有的元認知研究,大多是在認知領域內進行的,這反映了元認知研究中存在的一種思維定勢:將元認知研究局限于認知領域之內。元認知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就必須打破這種思維定勢,走整合的道路。并且,元認知要真正地融入教育心理學之中,并對教育實踐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就必須與個性因素,尤其是動機相結合。所喜的是已經有人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如M.Pressley、J.Archer的研究均表明,元認知因素、動機因素、策略因素等共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我們認為,可以進一步對元認知與學習動機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探討,這方面的研究將對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產生重要影響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