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3-08-26 12:44:07 來源:
基督教十戒律分別是什么(基督教十誡)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基督教十戒律分別是什么,基督教十誡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出20: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 這是誡命第一條。
3、在我們的心思意念和生活中,除了真神以外,不可有別的神,包括實際存在的和想象的敵對真神的一切神祗。
4、 二、第4、5、6節為十誡第二條 【出20:4】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5、 神是個靈,不能用任何形象來表現他。
6、 神是那充滿宇宙的道,運行于人類歷史中,他管理萬有,不受人的制限,更不為人所用。
7、凡自制神像、雕刻菩薩,或用任何形式來代表神加以膜拜,都是罪,包括今天把金錢、性欲、知識等等奉之若神明的行為在內。
8、 【出20:5】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9、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耶和華不能容忍人對他的不忠實,他要求人的全愛與十足的忠信。
10、 神與人立約的關系有同婚約,要求對方完全的奉獻。
11、敵對他的必加以刑罰,同時也保護與他立約之人的權益。
12、“忌邪”原文有“忌妒”和“熱情”兩個意思,都包含在“愛”中。
13、人必須專一愛 神。
14、 【出20:6】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15、 “愛”與“恨”在此分別指“信守”和“不守”與神所立的約。
16、毀約的刑罰除降及自身外還會給予全家和后代。
17、 三、【出20:7】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18、 這是十誡的第三條。
19、認識神的名,把這名說出來,也就帶有神的能力。
20、此處禁止用耶和華的名隨便發誓、祝福、咒詛等等,也就是不可用神的名作不誠實的事或行惡。
21、用神的名必須發乎真誠。
22、 四、【出20:8】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圣日。
23、 【出20:9】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出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
24、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出20:11】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圣日。
25、 第四誡講安息日。
26、“安息日”為今天通用歷法中的星期六。
27、此誡命要求以色列人把這天守為圣日,歸給耶和華,停止做工。
28、 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安息日和其他舊約的節期都是“影兒”(西2:16~17,來10:1),不是實體。
29、 安息日所表征的福分都在主基督里賜給了我們(太11:28~30) 信徒今天在七日的第一日,也就是“主日”敬拜神,是為了紀念基督復活與救贖,與以色列人守安息日的意義不同。
30、 五、【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31、 這是第五誡,也是十條誡命中唯一應許遵守的人可得福分的誡命,因此又叫“帶應許的誡命”(弗6:2) 中國文化重視孝道,著重人間關系;基督信仰在人之外,還有天命,十誡為神所定。
32、能在家中孝敬父母,也能明白敬神愛人之道。
33、 六、【出20:13】 不可殺人。
34、 第六誡“不可殺人。
35、”禁止作違反公眾意愿和利益的殺害,不問是蓄意或無意;神所重視的是人的生命價值,本沒有禁止死刑或戰爭之意。
36、 但為保障有人無辜被殺,規定可以逃到神的壇或者“逃城”去躲避。
37、但是蓄意兇殺犯,一定治死,不得救贖。
38、 七、【出20:14】 不可奸淫。
39、 此為第七誡。
40、在古代希伯來文化中,奸淫是男子與已婚或已訂婚的婦女通奸,女子自愿與不是自己丈夫的男子茍合;后來律法規定,凡犯奸淫的,不分男女,一律治死。
41、禁止奸淫是因為這種行為破壞了婚姻關系的神圣與人格的尊嚴,也違反當日神設立婚姻制度的本意。
42、 八、【出20:15】 不可偷盜。
43、 第八條誡命禁止一切偷盜行為,不只消極阻遏,也積極主張一個人對自身和財產的主權。
44、 九、【出20:16】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45、 第九條誡命禁止作陷害人的假見證。
46、原意為不可在法庭上作不實的證供。
47、見證若虛假,可以影響法庭的裁決,關系至大。
48、以色列人的法律對作假見證的人,規定“以名償命。
49、以牙還牙”(申19:16~21),流人血的罪要歸到他身上,以保持司法上的公正。
50、 十、【出20:17】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
51、 “貪戀”發自內心,起于不良的動機,若無外在表現,無從知道,更難懲治。
52、第十條誡命著重人對內心的管治,不可貪圖別人的所有物,包括房屋、妻子、仆婢,牲畜等等。
53、從這條誡命更可明白,“十誡”是倫理道德的原則,和具體法律的精神依據,側重確立行為規范,重點不在如何懲處。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