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4-01-21 18:42:35 來源: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天命之年是多少歲)
導讀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天命之年是多少歲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天命之年是...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天命之年是多少歲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天命之年是五十歲。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敘述方法。“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后,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雖然仍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但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
4、擴展資料:
5、「六十 耳順」鄭康成注:「耳順,聞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聞其言,即解微旨,是所聞不逆于耳,故曰耳順也。」皇《疏》又引李充說:「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順字,《說文》:「理也,損頁川。」段注以為,自人之頭頂至腳踵,如河川流通,至為通順。順之而后,始見天理,始著條理。由此可知,「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聞無礙之境。
6、「七十?古稀」從心的從字,作順從講。「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說文》作巨,引申為法度之義。孔子至七十歲時,順從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順心而為,自然合法,也就是動念不離乎道。
7、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知天命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