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3-10-26 11:54:35 來源:
46歲男子在家踩了一腳芝麻稈遭馬蜂攻擊一周后竟不幸身亡 發生了什么
【46歲男子在家踩了一腳芝麻稈遭馬蜂攻擊,一周后竟不幸身亡】下面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具體是什么情況!
日前,洛陽一名46歲的男子到自家平房上干活,不料遭遇“飛來橫禍”,被一群馬蜂攻擊,醫生在重癥監護室搶救了一周,未能挽回其生命。
伊川縣神鷹救援隊隊員接到家屬求助將蜂巢“一鍋端”。這個時節,馬蜂為何頻繁傷人?遇到馬蜂攻擊怎么辦?23日,記者采訪了昆蟲專家陳應武。
毒馬蜂蜇死人,他們“火攻”搗毀蜂巢
19日中午,伊川縣神鷹救援隊隊員李飛想接到一起求助,在洛龍區一戶人家里,有一個馬蜂蜂巢需要摘除。他和隊友帶著裝備到達現場,見到了求助者郭先生,對方表情沉重。他詢問才得知,郭先生的哥哥前幾天正是被馬蜂蜇傷不幸死亡。
郭先生告訴李飛想等人,其哥哥今年46歲,家里前幾年蓋了一套平房,最近哥哥想在上面接一層。11日,哥哥爬到房頂干活,一角堆放著一堆芝麻稈,哥哥往芝麻稈上踩了一腳,不料芝麻稈里有馬蜂筑巢,突然遭到馬蜂的攻擊。短短幾分鐘,哥哥就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等癥狀,家人趕緊將人送往醫院。遺憾的是,哥哥在重癥監護室被搶救了一周,最終未能搶救過來。“郭先生的哥哥被蜇部位在胸口附近、腹部和腿上,一共蜇了3下,沒想到會致命。”李飛想說。
李飛想和隊友商量后決定,采用“火攻”的辦法將馬蜂剿滅。隨后,一名隊友穿上防護服,使用滅害靈將芝麻稈點燃。經過1個多小時的處置,他們將馬蜂的老巢搗毀。
“火攻”消滅馬蜂(受訪者供圖)
被燒死的毒馬蜂(受訪者供圖)
他們見過“殺人蜂”,前兩年曾蜇傷過人
“蜇死人的馬蜂體長有兩三厘米,紅頭黑屁股。”李飛想說,這種馬蜂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陌生,曾蜇死過人。
李飛想清楚地記得,那是2021年9月初,伊川縣鴉嶺鎮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到山上放羊,沒注意附近有一個蜂巢,老人從旁經過遭到馬蜂攻擊,被蜇傷送醫后未能搶救過來。當時,還有3名上山摘野酸棗的群眾也被蜇傷。
李飛想說,這種毒馬蜂被稱為“殺人蜂”。夏秋交替之際,是馬蜂比較活躍的時節,他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接到不少請求摘除蜂巢的求助電話。“基本上都是馬蜂蜇傷人后,家屬給我們打電話求助。”李飛想說,自今年7月以來,他們共摘除了至少150個蜂巢,僅22日一天就摘除了5個。這些蜂巢有筑在居民家屋檐下的,有筑在樹上的,還有筑在山上的。馬蜂的種類也比較多,既有紅頭黑屁股的,也有黑黃相間的、全身黑色和黃頭黑屁股的。
毒馬蜂的個頭并不大(受訪者供圖)
有人對蜂毒過敏,被蜇傷癥狀更嚴重
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副教授陳應武說,馬蜂的領地意識很強,有專門站崗的“哨兵”,一旦發現有人進入領地,會將其視為對蜂巢構成威脅,就會觸發報警機制,蜂群就會對人進行攻擊。馬蜂一次性注入的毒液量大,如果蜇傷人體的心臟部位或神經系統,會對人的生命構成威脅,尤其對于那些蜂毒高度過敏體質的群體來說,被馬蜂蜇傷癥狀更嚴重。
陳應武說,這個時節,新產生的蜂王會與老蜂王分家,帶領部分馬蜂到別處筑巢產卵,隨著天氣轉涼,一般選擇靠近人居住的地方安家,加上樹葉凋零,蜂巢容易暴露,蜂群的警惕性增高,且性情暴躁,蜇傷人的情況會比夏天多。
“馬蜂的視力不好,一般根據氣味尋找目標,因此人一旦遭到攻擊,不建議站在原地不動,而是應擺脫蜂群的追趕與攻擊,盡快將毒液擠出來,并及時就醫。”陳應武說,如果經常在某片區域看到馬蜂出沒,附近可能有其巢穴,發現蜂巢后注意保持距離,不要靠近和驚擾它們。如果發現馬蜂在家里筑巢,可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將其摘除。
以上就是關于【46歲男子在家踩了一腳芝麻稈遭馬蜂攻擊,一周后竟不幸身亡】的相關消息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