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里常出現的英文標簽介紹】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進口食品的安全與品質。而了解這些食品上的英文標簽,是辨別其來源、成分和保質期的重要途徑。以下是一些進口食品中常見的英文標簽及其含義,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識別和選擇。
一、常見英文標簽總結
1. Product Name(產品名稱)
標明食品的具體名稱,如“Chocolate Bar”、“Milk Powder”等。
2. Net Weight / Net Content(凈含量)
表示食品的實際重量或體積,單位通常為克(g)、千克(kg)或毫升(ml)。
3. Ingredients(成分表)
列出食品所含的所有原料,按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
4. Allergens(過敏原信息)
指出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如“Contains: Milk, Nuts”表示含有乳制品和堅果。
5. Best Before / Best Before Date(最佳食用日期)
表示食品在該日期前食用最佳,但并非過期后不能食用。
6. Use By / Expiry Date(保質期/過期日期)
表示食品在該日期后不宜食用,屬于安全期限。
7. Country of Origin(原產國)
明確食品的生產國家,如“Made in Japan”或“Produced in Germany”。
8. Manufacturer / Distributor(制造商或經銷商信息)
提供生產公司或銷售公司的名稱和地址。
9. Nutrition Facts(營養成分表)
包括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營養信息。
10. Barcode / Lot Number(條形碼/批次號)
用于追蹤產品來源和生產批次,便于質量控制。
二、常見英文標簽一覽表
英文標簽 | 中文含義 | 說明 |
Product Name | 產品名稱 | 食品的正式名稱 |
Net Weight / Content | 凈含量 | 食品的實際重量或體積 |
Ingredients | 成分表 | 所有原料的列表,按比例排序 |
Allergens | 過敏原信息 | 可能引發過敏的成分 |
Best Before | 最佳食用日期 | 建議在此日期前食用 |
Use By / Expiry Date | 保質期/過期日期 | 此日期后不建議食用 |
Country of Origin | 原產國 | 食品的生產國家 |
Manufacturer | 制造商 | 生產公司名稱 |
Nutrition Facts | 營養成分表 | 含有熱量、蛋白質、脂肪等信息 |
Barcode / Lot Number | 條形碼/批次號 | 用于產品追蹤和質量控制 |
通過了解這些常見的英文標簽,消費者可以更清楚地判斷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性和適用性。在購買時,建議仔細查看標簽內容,尤其注意過敏原和保質期信息,以確保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