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東床快婿指的是誰】“東床快婿”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典故,常用來形容女婿才貌雙全、令人滿意。這個成語背后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也涉及一位歷史人物。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東床快婿”指的是誰,并通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關信息。
一、成語釋義
“東床快婿”原意是“東邊的床榻上的佳婿”,后來引申為“理想的女婿”。這個成語常用于稱贊一個人才華出眾、品貌兼優,是理想的結婚對象。
二、成語來源
“東床快婿”最早見于《世說新語·雅量》中的一則故事:
> 王羲之年少時,一次在會稽(今浙江紹興)的東床上坦腹食,被當時的名士王導所賞識。后王導將女兒王孟姜許配給王羲之,王羲之因此成為“東床快婿”。
這個故事展現了王羲之灑脫不羈的性格和卓越的才華,也奠定了他作為“東床快婿”的形象。
三、成語指代人物
根據上述典故,“東床快婿”指的是王羲之。他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被譽為“書圣”,代表作有《蘭亭序》等。
四、總結表格
項目 | 內容說明 |
成語名稱 | 東床快婿 |
出處 | 《世說新語·雅量》 |
故事背景 | 王羲之在東床坦腹而食,被王導賞識并娶其女為妻 |
成語含義 | 指才貌雙全、令人滿意的女婿 |
指代人物 | 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文學家) |
歷史地位 | 被尊為“書圣”,書法藝術成就極高 |
文化影響 | 成為形容理想女婿的典故,常用于文學和日常表達 |
五、結語
“東床快婿”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歷史典故。它講述的是才子與佳人的美好姻緣,也反映了古代對人才和品德的高度評價。通過了解這一成語的來歷和所指人物,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