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有哪些貧困縣】隨著國家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中國已經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832個貧困縣已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因此,從2021年起,我國不再有正式意義上的“貧困縣”這一分類。
盡管如此,一些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完善,仍被列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或“脫貧不穩定戶”等類別。這些地區雖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貧困縣”,但仍然需要政策傾斜和持續關注。
以下是對2023年全國范圍內與“貧困縣”相關的地區進行的總結,并以表格形式呈現相關信息。
一、全國貧困縣基本情況(截至2020年)
序號 | 省份 | 貧困縣數量 | 主要分布區域 | 特點說明 |
1 | 河北省 | 62 | 太行山、燕山山區 | 山區經濟薄弱,農業為主 |
2 | 山西省 | 36 | 黃土高原地區 | 地形復雜,資源型城市轉型困難 |
3 | 內蒙古 | 25 | 草原牧區、邊境地區 | 生態脆弱,畜牧業依賴性強 |
4 | 吉林省 | 17 | 長白山區 | 林業資源豐富,但產業結構單一 |
5 | 黑龍江 | 18 | 東北老工業基地 | 工業衰退,人口外流嚴重 |
6 | 安徽省 | 20 | 大別山區、皖南山區 | 山區交通不便,教育醫療落后 |
7 | 河南省 | 38 | 大別山、太行山邊緣 | 農業大省,部分區域發展滯后 |
8 | 湖北省 | 29 | 秦巴山區、武陵山區 | 山區多,生態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 |
9 | 湖南省 | 20 | 武陵—雪峰山區 | 自然條件差,扶貧難度大 |
10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51 | 桂西、桂北山區 | 少數民族聚居,基礎設施薄弱 |
> 注:以上數據為2020年前全國貧困縣的統計情況,目前均已脫貧摘帽。
二、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部分地區參考)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2023年,全國共有160個縣被列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這些地區雖已脫貧,但仍需持續支持。
序號 | 省份 | 重點幫扶縣名稱 | 特點說明 |
1 | 云南省 | 麻栗坡縣、廣南縣 | 邊境地區,少數民族聚居 |
2 | 四川省 | 布拖縣、昭覺縣 | 大涼山腹地,生態脆弱 |
3 | 貴州省 | 普安縣、晴隆縣 | 貧困程度深,基礎設施落后 |
4 | 甘肅省 | 渭源縣、通渭縣 | 黃土高原,農業基礎薄弱 |
5 | 陜西省 | 延川縣、延靖縣 | 黃河沿岸,資源型地區 |
6 | 河南省 | 商丘市梁園區、蘭考縣 | 農業大縣,產業基礎較弱 |
7 | 安徽省 | 金寨縣、岳西縣 | 大別山區,革命老區 |
8 | 湖北省 | 巴東縣、神農架林區 | 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突出 |
9 | 江西省 | 于都縣、興國縣 | 革命老區,經濟基礎薄弱 |
10 | 云南省 | 金平縣、綠春縣 | 少數民族自治縣,發展滯后 |
三、結語
2023年,我國已全面消除絕對貧困,貧困縣的概念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然而,為了防止返貧,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推進,國家繼續對部分重點地區給予政策扶持。這些地區雖然不再被稱為“貧困縣”,但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區域。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了解這些地區的現狀和政策,有助于更全面地認識國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方面的努力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