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飲酒其五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古詩飲酒其五原文注釋翻】一、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的詩人,以田園詩著稱,代表作《飲酒·其五》是其最具影響力的詩作之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遠離塵世、歸隱田園的志趣和心境,體現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意境深遠,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傳達出一種超脫世俗、安于本心的生活態度。在文學史上,《飲酒·其五》不僅是陶淵明個人思想的寫照,也成為了后人推崇的理想生活典范。
二、原文、注釋、翻譯與賞析(表格形式)
項目 | 內容 |
原文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作者 | 陶淵明(東晉) |
創作背景 | 陶淵明辭官歸隱后,過著閑適的田園生活。此詩是他在飲酒時有感而發,表達對自然和內心的追求。 |
字詞注釋 | - 結廬:建造房屋。 - 人境:人間、塵世。 - 車馬喧:車馬的喧鬧聲,比喻世俗的紛擾。 - 心遠:心境遠離塵囂。 - 地自偏:自然就顯得偏僻。 - 東籬:東邊的籬笆,指種菊花的地方。 - 悠然:悠閑自在的樣子。 - 山氣:山中的氣息。 - 日夕:傍晚。 - 飛鳥:歸巢的鳥兒。 - 相與還:一起歸來。 - 真意:人生的真諦或自然的妙趣。 - 忘言:說不出話來,形容意境深遠,無法用言語表達。 |
白話翻譯 | 我住在人群之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 你問我為何能做到這樣?因為我的心已經遠離了塵世。 我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望向南山。 山間的景色在傍晚特別美好,飛鳥們也一同歸巢。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諦,想要說清楚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
詩歌賞析 | - 本詩通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表現出詩人雖身處人間,卻能保持心靈的寧靜。 - “心遠地自偏”是全詩的核心句,強調內心的超脫才是真正的隱逸。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繪了一幅恬靜、自然的畫面,體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 后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進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和歸隱之樂。 - 最后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則點出詩中所蘊含的深層哲理,即真正的美和真理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只能用心去體會。 |
三、結語
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不僅是一首優美的田園詩,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體現。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繁華,而在于內心的安寧與自由。這種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