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動態 > 2023-08-28 19:32:17 來源:
道路工程測量實訓報告總結(道路工程測量)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道路工程測量實訓報告總結,道路工程測量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道路工程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是:
1、控制測量:根據道路工程的需要,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
2、地形圖測繪:根據設計需要,實地測量道路附近的帶狀地形圖;
3、中線測量:按照設計要求將道路位置測設于實地;
4、縱、橫斷面圖測繪:測定道路中心線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線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況,并繪制縱、橫斷面圖;
5、施工測量: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進度及時放樣各種樁點作為施工依據。
校對及增設水準點
其一,使用設計單位設置的水準點之前應仔細校核,閉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許偏差應查明原因并及時報有關部門。設計單位交付的水準點一般是幾個月前設置。這些點位處于野外很容易被人為撞動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發生變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認真復核;
其二,水準點的增設原則:相隔距離一般為150~200 米,以測高不加轉站為原則。增設水準點應與設計單位交的水準點閉合,如一個工程項目分幾個標段,還要與相鄰標段的水準點閉合,閉合差不得超限。
擴展資料:
施工場地上有各種建筑物、構筑物,且分布面較廣,往往又是分期分批興建。為了保障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能滿足設計精度要求,相互連成統一的整體,施工測量和地形圖測繪一樣也必須遵循測繪工作的基本原則。
測繪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在整體布局上“從整體到局部”;在步驟上“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從高級到低級”。即首先在施工工地上建立統一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然后,以控制網為基礎測設出每個建筑物、構筑物的細部位置。
另外,施工測量的檢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測設出現錯誤,將會直接造成經濟損失。測設過程中要按照“步步檢校”的原則,對各種測設數據和外業測設結果進行校核。
設置護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在道路的每一直線段上,至少應有三個控制樁要設置護樁,這樣即使有一個控制樁不能恢復時,仍可用其他兩點,把該直線段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
① 兩方向線的交角盡可能接近90°,不應采用小于30°的交角;
② 護樁應選在施工范圍之外,但不宜太遠;
③ 護樁之間距離不能太遠;
所設護樁必須牢固可靠,樁位要便于架設測量儀器和觀測。
曲線段邊樁的護樁設置。對于曲線段,由于邊樁的確定較麻煩,重新測設耗費時間較多,因此在一次精確放線以后,對曲線段的邊樁中有代表性的樁位也應設置護樁,這樣可減少重復測量工作,減少測量工作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施工測量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