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一鑒開的意思及出處】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出自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是其詩作中的經典名句。此句描繪了詩人通過觀察池塘的清澈景象,聯想到讀書學習的深刻道理,表達了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
該詩句不僅具有優美的意境,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強調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思想,即只有不斷汲取新知識,才能保持思維的清晰與活力。
以下是對該詩句的詳細解析: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句子 | 半畝方塘一鑒開 |
出處 | 《觀書有感》——朱熹 |
作者 | 朱熹(南宋理學家) |
詩題全稱 | 《觀書有感·其一》 |
原文 |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意思 | 一方小小的池塘像鏡子一樣明亮,天光和云影在其中輕輕搖曳。 為什么它能如此清澈?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 |
寓意 | 強調知識的更新與積累,比喻人要有不斷學習的精神,才能保持思想的純凈與活躍。 |
文化意義 | 被廣泛引用,成為鼓勵學習、注重思考的經典名句。 |
現代應用 | 常用于教育、寫作中,表達持續學習與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
三、結語
“半畝方塘一鑒開”不僅是自然景物的描寫,更是一種人生哲理的體現。它提醒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應像這池塘一樣,保持清澈與活力,不斷引入新的“活水”,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