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編三絕說的是誰】“韋編三絕”是一個成語,出自《史記·孔子世家》,用來形容讀書勤奮、刻苦鉆研的精神。這個成語背后有一個歷史人物,他就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一、
“韋編三絕”原意是說孔子讀《易》次數太多,導致編聯竹簡的皮繩斷了好幾次。后人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讀書非常勤奮,反復研讀,甚至到了“書破”的程度。因此,“韋編三絕”指的是孔子。
這一典故不僅體現了孔子對知識的渴求和執著精神,也反映了古代學者治學的嚴謹態度。在今天,它依然被用來鼓勵人們要勤于學習、不斷探索。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成語名稱 | 韋編三絕 |
出處 | 《史記·孔子世家》 |
含義 | 形容讀書勤奮、反復研讀,直至書頁破損 |
指代人物 | 孔子 |
典故來源 | 孔子讀《易》過于頻繁,導致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斷裂 |
精神內涵 | 勤奮好學、鍥而不舍、追求真理 |
現代意義 | 鼓勵人們刻苦學習,不斷深入研究 |
三、結語
“韋編三絕”不僅是對孔子治學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中華民族重視學習、崇尚學問的傳統體現。在當今社會,這種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激勵著無數人不斷追求知識與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