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的唳意思是什么】“風聲鶴唳”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出自《晉書·謝玄傳》,原意是把風聲和鶴叫聲都當作敵人的追兵,形容驚慌失措、疑神疑鬼的狀態。其中“唳”字是這個成語的關鍵部分,理解它的含義有助于更準確地掌握整個成語的用法和語義。
一、
“風聲鶴唳”中的“唳”本義是指鳥的叫聲,尤其是高聲鳴叫的聲音。在成語中,“唳”被用來比喻聲音,特別是讓人警覺或害怕的聲音。因此,“風聲鶴唳”整體意思是:把風吹的聲音和鶴的叫聲都當作敵人追來的信號,形容極度恐慌的心理狀態。
二、表格展示
詞語 | 含義 | 出處 | 用法 | 示例 |
風聲 | 風吹過的聲音 | 《晉書·謝玄傳》 | 比喻危險或緊張的氣氛 | “聽到風聲,他立刻警覺起來。” |
鶴唳 | 鶴鳥的叫聲 | 《晉書·謝玄傳》 | 比喻令人警覺或恐懼的聲音 | “夜里傳來鶴唳,令人心驚膽戰。” |
唳 | 鳥類的叫聲,尤其指高聲鳴叫 | 古代文獻常用 | 表示聲音的尖銳或突兀 | “孤雁一聲唳,寒夜更凄涼。” |
三、擴展理解
“唳”字在古文中常用于描寫動物的叫聲,尤其是鳥類,如“鴉唳”、“鶴唳”等。這些聲音往往帶有某種象征意義,比如“鶴唳”常與高潔、清雅相關,但在“風聲鶴唳”中,它則被賦予了緊張、恐怖的色彩。
成語“風聲鶴唳”常用于描述人在極度緊張或恐慌時的心理狀態,如戰爭時期、突發事件中的人們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反應。
四、結語
“風聲鶴唳”的核心在于“唳”,它是整個成語中聲音的來源,也是情緒的觸發點。了解“唳”的含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背景和用法,從而在寫作或日常交流中更加準確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