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3-08-28 14:31:03 來源:
GE加速航空發動機技術研發和創新,致力于打造可持續未來航空
GE在巴黎航展上有什么亮眼表現,帶來了哪些航空發動機新成果?
《中國航空報》:能否請您介紹一下GE在此次巴黎航展上有哪些亮點,帶來哪些新的理念、技術?
向偉明:首先,本屆巴黎航展是GE Aviation更名為GE Aerospace后、新品牌首次在外部市場亮相,浩瀚藍的品牌色讓GE展臺煥然一新,3D顯示屏上也正展示著GE90發動機。第二個亮點在參展主題。本次GE的參展主題是“The Future is Our Starting Point(著眼未來)”。簡單地說,就是GE今天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更好地造福于未來人們的生活,這也是GE的企業文化。第三個亮點是可持續發展。此次GE的參展展臺,其材料都是可回收的,大部分也都是從去年范堡羅航展上回收、重新利用,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部分;我們展出的RISE發動機技術驗證項目,也著眼綠色、低碳發展方向,可以降低20%的油耗與碳排放。
《中國航空報》:我們看到RISE發動機此次在GE展臺中居于一個突出的位置。您能否介紹一下該項目的最新進展?在投入使用前,還需要攻克哪些技術?
向偉明:RISE項目全稱為Revolutionary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Engines——為實現可持續發動機而推出的革命性創新,由GE和賽峰共同于2021年啟動,在疫情期間投資未來的飛行。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全新顛覆性技術,研發開放式風扇架構,在現役“省油爆款”LEAP飛機發動機基礎上,進一步減少20%以上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且能與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和氫等清潔能源實現100%兼容。
GE和賽峰全球1000多名工程師參與RISE項目,迄今為止已完成100+次測試,將紙面上的創意一步步變為現實。在目前測試中,開放式風扇構架顯示出積極的噪聲水平性能。已完成的技術測試為驗證先進的發動機構架打下基礎。開放式風扇構架、緊湊型核心機和混電裝置等幾個關鍵技術都要進行部件的驗證,我們正在同空客、波音、美國宇航局等合作伙伴協同進行技術驗證,以及開展超級計算機的模擬驗證。驗證完成后,計劃于2025年左右進行地面試驗和飛行測試,2035年左右正式投入使用。
除了研發新型航空發動機,GE在實現凈零排放方面還有哪些布局?
《中國航空報》:您認為本屆巴黎航展展現了哪些趨勢?
向偉明:首先,在航展上,我們可以發現各家航司帶來的新技術展示越來越多。其次,可持續發展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大家達成共識,希望通過開發新的技術,讓可持續發展真正持續下去,達到碳中和、凈零排放的目標。
《中國航空報》:提到可持續發展,現在業界對于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能否實現,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您怎么看待這一問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GE有哪些布局?
向偉明:在此次航展前,GE做了一項全面調查,針對美國、中國、英國、阿聯酋、法國、印度六大航空市場,訪問了325名航空業權威人士。大家一致認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對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約46%的人認為可以達到,但更普遍認為到2055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空決策者對航空業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十分到位,約有94%的中國客戶認為應該積極參與凈零排放,96%的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制定了相關戰略,并持續進行投入。比如,國航在2011年就進行了首次SAF飛行。2022到2023年,總共有9家航空公司共進行了將近20次的SAF飛行,可見中國的航空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度很高。
GE在可持續航空領域不懈努力,2022年共投資19億美元用于航空業的減排技術研發。GE也在很多技術方面進行創新、拓寬,在RISE項目、混電項目和氫燃料項目方面大力投入,希望通過技術的開發、創新,盡早實現凈零排放,朝著2030年達到碳中和、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的目標努力。
獨立上市后,GE Aerospace和GE Aviation的不同及目前GE的分拆進展如何?
《中國航空報》:GE在2021年11月宣傳要分拆成3家獨立上市公司。目前進展如何?對GE航空航天有什么影響?
向偉明:原來的GE集團業務有3個部分:GE醫療、GE能源和GE航空。2021年,GE董事長Larry Culp宣布,GE要拆分成3家獨立公司上市。在今年1月,GE醫療集團(GE HealthCare)已經完成了拆分,完全獨立上市,由董事會獨立運營。
GE能源品牌更名為GE Vernova,預計在明年一季度,也會拆分獨立上市。此外,原來的GE航空也由GE Aviation更名為GE Aerospace。這樣,將來整個GE就會變成3家完全獨立的公司。
在我看來,此舉主要是給每家公司更多資產配置權,更多地制定獨立的市場戰略,以便更好地發展。事實上,GE HealthCare拆分上市之后,華爾街與投資者對GE的拆分戰略非常認可,目前,GE HealthCare股價已將近80美元/股。僅包含航空和能源兩個業務板塊的GE,現在股價已經到了大約106美元/股,獲得了市場認可。
《中國航空報》:更名為GE Aerospace之后,跟過去的GE Aviation會有什么區別?
向偉明:借用H. Lawrence Culp董事長的一句話,GE Aerospace,將在GE Aviation多年航空發展沉淀的基礎上,有更多的空間去發展、去增長。有很多人問,GE將來會不會介入航天?現在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戰略,但是GE Aerospace變成獨立的公司之后,伴隨一百多年的航空發展累積的沉淀,我們可以向很多的領域去拓展、去增長。
《中國航空報》:您如何看待航空業復蘇和面臨的供應鏈挑戰?
向偉明:三年疫情對航空工業有幾大挑戰:一是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二是供應鏈的挑戰,它不僅僅是針對一家公司,而是對整個行業造成的挑戰;第三是勞工方面,在這個行業里想找到有經驗的勞工,也存在很大的挑戰。
供應鏈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GE今年做了很多努力,包括進一步改善流程、提升管理、提高效率,通過各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但是供應鏈方面的挑戰肯定會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到明年會有大幅度好轉。
GE深度參與中國大飛機項目,助力我國大型客機C919實現商業首飛
《中國航空報》:今年我國大型客機C919成功實現了商業首飛。能否請您介紹一下,GE在和中國大飛機方面的合作進展?
向偉明:首先祝賀中國商飛的第一架C919交付給東方航空公司,在今年5月28日成功首飛,這是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消息。2008年大飛機項目立項以來,來自GE、CFM以及賽峰的伙伴們,共有1000多人參與到C919項目,從發動機的短艙設計、試飛取證、取得發動機許可證以及取得民航局的許可證等各個環節,參與了很多的工作。我們欣喜地看到,去年C919拿到中國民航局(CAAC)的型號合格證,進入客機市場,對整個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對中國的客戶更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大飛機。
從GE、CFM的角度出發,我們很榮幸為C919提供推進系統包括短艙等。另外,GE與航空工業成立的合資公司昂際航電,負責為C919提供航電系統。通過ARJ21、C919項目,相信GE與中國商飛的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中國航空報》:GE和中國航空工業的合作有沒有什么新進展?
向偉明:我本人大學畢業后就在航空工業工作,對航空工業有很深的感情。加入GE之后,繼續參與中國航空工業的合作,包括參與競標ARJ21發動機項目。過去這么多年,一直都跟航空工業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希望未來合作越來越廣,在更多領域共同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通過向偉明對GE航空發動機研發成果以及GE合作項目等方面的闡述和分享,可以發現,打造可持續未來航空、實現航空業凈零碳排放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而在推進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通用電氣(GE)將與各界伙伴一起,以技術賦能航空業發展,以行動驅動變革,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早日實現航空業的碳中和、凈零碳排放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