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要聞 > 2023-07-26 08:57:14 來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范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正確讀法)
大家好,我是小華,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范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正確讀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1、古裝劇中,基本上都有宣讀圣旨的情節出現,每當太監或者是欽差大臣們宣讀圣旨的時候,前面都會加上這樣一句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然后才說出圣旨的內容。然而,歷史里面真的是如此嗎?
2、其實奉天承運的意思是:“奉”,遵照,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
3、這是中國古代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雖源于秦朝,卻是從明朝開國才開始正式使用,明太祖與臣下誥敕命中首稱“奉天承運皇帝”。
4、也就是說,“奉天承運”這幾個字,在明朝以前從未在歷史中出現過;只有“皇帝”、“詔”,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并一直沿用下來。
5、“奉天”這種叫法最早的發明者,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應天)稱帝,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規格最高的朝會大殿便命名為“奉天殿”。后來,朱元璋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篡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把明朝首都改遷至北京,又在北京模仿南京城建了規模更宏大的紫禁城,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動從南京“搬”到了北京。這“奉天承運”的說法,恰是源于這座奉天殿。這一說法曾在清朝治學嚴謹的大學者俞樾的《茶香寶續鈔》中有記載:“奉天承運”是“論奉天殿名而及之”。
6、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奉天承運”這四個字連用開始于朱元璋,不僅因為他命名的“奉天殿”,還因為他所捧的大圭上刻著這幾個字。這一說法是由明朝萬歷時期天文學家沈德符最早提出來的,在他寫的《萬歷野獲編》中記載,明太祖訓中曾經說過,皇帝所執的大圭刻著“奉天法祖”這幾個字,所以皇帝也被稱為“奉天承運皇帝”,皇帝頒布的詔書前面也都會加上“奉天承運”的稱呼。
7、因此,“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最應該的斷句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或不斷句。
8、到了清朝,還有“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