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3-08-26 23:56:09 來源:

    紀事本末體代表作(紀事本末體)

    導讀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紀事本末體代表作,紀事本末體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紀事本末體同編年...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紀事本末體代表作,紀事本末體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紀事本末體同編年。紀傳二體一樣,也有悠久的歷史,還在先秦時代,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36639紀事本末這種形式就已經出現在古老的史書中。當時的紀事本末有兩個特點;一是記事比較簡單,二是多以單篇形式散見于其他史書。《尚書》中的《金滕》、《顧命》、《康誥》三篇文章就是以這種形式寫成的。

    2、兩漢以降,迄于隋唐,紀事本末體有了一定發展。其記事內容更為豐富,著作形式也開始由“單篇散見”向獨立著作過渡。東漢人袁康的《越絕書》及同時代人趙曄的《吳越春秋》是這一時期的濫觴。例如《越絕書》中的《外傳記寶劍》以及《吳越春秋》中的《勾踐歸國外傳》和《勾踐伐吳外傳》雖非專著,紀事卻很系統。至隋代,紀事本末專著始出,隋秘書丞王劭的《隋書》八十卷,“錄開皇仁壽時事,編而次之,以類相從,各有其目”(《史通·六家》)。王氏《隋書》堪稱紀事本末專著始祖。

    3、迄于南宋,紀事本末體一躍成為“顯學”而轟動史壇,其中立下汗馬功勞者是袁樞。袁氏“喜俑司馬光《資治通鑒》,苦其浩博,乃區別其事而貫通之,號《通鑒紀事本末》”(《宋史》本傳)。此后,紀事本末體著作如雨后春筍般紛至沓來。這些著作或為通代,或為斷代,所記內容遍及各個歷史時期。書名有時采用“紀事本末”字樣,有時書以“紀略”、“方略”等稱謂。但就著作的體例而言,皆與袁氏之書如出一轍。迄于清末,紀事本末文獻已經可以前后連貫、秩序井然地反映中國各個時期的歷史。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