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12-22 09:43:22 來源:
光譜檢測(光譜范圍)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光譜檢測,光譜范圍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紅外光譜范圍一般是780nm ~ 300μm可見光波段為 380nm ~ 780nm紫外光譜范圍 10nm ~ 380nm可見光指能引起視覺的電磁波。
2、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在0.77~0.39微米之間。
3、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
4、0.77~0.622微米,感覺為紅色;0.622~0.597微米,橙色;0.597~0.577微米,黃色;0.577~0.492微米,綠色;0.492~0.455微米,藍靛色;0.455~0.39微米,紫色。
5、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范圍;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到700納米之間,但還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380到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
6、正常視力的人眼對波長約為555納米的電磁波最為敏感,這種電磁波處于光學頻譜的綠光區域人眼可以看見的光的范圍受大氣層影響。
7、大氣層對于大部分的電磁波輻射來講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見光波段和其他少數如無線電通訊波段等例外。
8、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見的光波范圍跟人類不一樣,例如包括蜜蜂在內的一些昆蟲能看見紫外線波段,對于尋找花蜜有很大幫助。
9、紅外光譜紅外光譜(infraredspectra),以波長或波數為橫坐標以強度或其他隨波長變化的性質為縱坐標所得到的反映紅外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譜圖。
10、按紅外射線的波長范圍,可粗略地分為近紅外光譜(波段為0.8~2.5微米)、中紅外光譜(2.5~25微米)和遠紅外光譜(25~1000微米)。
11、對物質自發發射或受激發射的紅外射線進行分光,可得到紅外發射光譜,物質的紅外發射光譜主要決定于物質的溫度和化學組成;對被物質所吸收的紅外射線進行分光,可得到紅外吸收光譜。
12、每種分子都有由其組成和結構決定的獨有的紅外吸收光譜,它是一種分子光譜。
13、分子的紅外吸收光譜屬于帶狀光譜。
14、原子也有紅外發射和吸收光譜,但都是線狀光譜。
15、紫外光譜紫外光譜是分子中某些價電子吸收了一定波長的電磁波,由低能級躍近到高能級而產生的一種光譜,也稱之為電子光譜。
16、目前使用的紫外光譜儀波長范圍是200~800nm。
17、其基本原理是用不同波長的近紫外光(200~400nm)依次照一定濃度的被測樣品溶液時,就會發現部分波長的光被吸收。
18、如果以波長λ為橫坐標(單位nm),吸收度(absorbance)a為縱坐標作圖,即得到紫外光譜(ultravioletspectra,簡稱uv)。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