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25 01:17:10 來源:
行為主義理論在教育中的例子(行為主義理論)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行為主義理論在教育中的例子,行為主義理論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第一代,華生,一切皆習得。
2、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隨機把他們訓練成不同的職業,可以是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是乞丐和賊,不管他們的天賦、興趣、能力以及血統。
3、第二代,斯金納:強化理論。
4、人的行為是由行為后果強化而來。
5、第三代,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6、人的行為是由觀察學習而來。
7、交互決定論。
8、現代的行為主義,已經和認知心理學相結合,演化為認知行為主義。
9、人的行為是由個體內部因素和外界環境因素交互決定的。
10、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11、行為主義可以被區分為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
12、舊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
13、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等。
14、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
15、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采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16、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系;(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行為主義理論主要包括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操作條件作用理論和模仿學習理論。
17、(一)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實驗室研究狗的消化過程發現用鈴聲刺激狗,不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若在給食物時響鈴,使鈴聲和食物多次結合以后,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這種反射就是條件反射。
18、(二) 操作條件作用理論操作條件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
19、他認為應答性行為是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
20、操作性條件理論主要內容是操作(R)——強化(S)額過程,重要的是跟隨操作后的強化(即刺激)。
21、操作性條件的形成是有機體把強化和所發生的操作反應相聯系的過程。
22、(三)模仿學習理論模仿學習理論又稱社會學習理論,主要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23、班杜拉認為,在社會學習過程中,人不是消極地接受外在的刺激,而是經過一系列的主動加工過程,對外在刺激進行選擇、組織,并以此調節自己的行動。
24、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復雜行為主要是后天習得的。
25、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
26、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范活動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導適當的操作。
27、 行為主義理論主張研究行為,否定意識;主張實驗方法,反對內容,認為人的行為都是通過后天學習而獲得的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摒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并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
28、中文名稱行為主義理論外文名稱behaviorist theory行為主義理論例子精神分析理論桑代克皮亞杰班杜拉認知發展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行為學習理論約翰·霍華德(john a.howard)提出買方行為理論問卷星早期行為主義理論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并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
29、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并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
30、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里人和動物沒什么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