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9-11 10:30:31 來源:

    李世民的老婆(李世民有幾個老婆)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李世民的老婆,李世民有幾個老婆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李世民的老婆,李世民有幾個老婆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多少個妻子和兒子?李世民一共有十四個兒子,其中長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晉王李治,都是長孫(音掌孫)皇后所生。

    2、長孫皇后是正宮,為人又極賢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對她也是十分敬重的。

    3、下一任的皇帝,當然要從她的兒子當中選。

    4、承乾是嫡子,又是長子,無論“立子以嫡”,還是“立嫡以長”,他都天經地義地是太子。

    5、可惜這位太子,形象不佳(有足疾),表現也不好(瞎胡鬧),后來索性在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下謀反,事敗被廢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夢了。

    6、  李世民比較看好的是皇四子魏王李泰。

    7、李泰比承乾小一歲,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在太宗看來,是一定能成為一個有道明君的。

    8、  然而朝中的重臣卻都很反對,尤以長孫無忌(已故長孫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諫議大夫)反對最為激烈。

    9、他們主張立皇九子晉王李治。

    10、李治時年二十二歲,雖不失為一個良善青年,卻是有名的糯米團子,一點用都沒有。

    11、但長孫無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溫厚文弱、一無所長。

    12、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沒準會把他們開了涮。

    13、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

    14、長孫無忌可以繼續維持外戚權威,褚遂良、李世他們也可以繼續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

    15、  這算盤打得并不錯,只是沒把武則天算進去。

    16、他們當然想不到,李治身邊會出現一個蛇一樣的女人武則天。

    17、他們當然也想不到,李治雖然好控制,卻不是控制在他們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

    18、結果,他們把李治扶上了臺,李治卻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們整了下去。

    19、  李泰這邊也屢犯錯誤。

    20、首先是恃寵驕橫,目中無人。

    21、身邊呢?據說又是些阿諛奉承的小人。

    22、這就不但讓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讓他們不放心。

    23、更重要的是,他對繼位一事表現得太猴急。

    24、  李泰還犯了一個自作聰明的錯誤。

    25、他跑去對李治說:你平時和李元昌關系最好,現在他被砍了頭,你就不害怕嗎?李泰的意思,是要警告李治:別和我爭,沒好果子吃的。

    26、沒想到反而提醒了李世民: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會有危險。

    27、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證三個兒子都平安無事。

    28、  李泰當時就被打發到均縣(今湖北省均縣)去了。

    29、李治被立為太子,后來又繼承皇位,這就是高宗。

    30、歷史證明,由于君臣兩方面各自的原因,李世民他們犯下了無可挽回的錯誤。

    31、大唐王朝差一點丟了江山,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則丟了性命。

    32、  懦弱無能的李治撿了只皮夾子,真是天上掉下個大餡餅。

    33、  唐太宗的兒子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為,卻拿自己的兒子們沒有辦法。

    34、他為他們操心勞神、灑淚頓足,甚至下過殺子詔,史家記下這類宮廷軼聞,我們不妨利用它來認識一下封建社會。

    35、  李世民有14個兒子。

    36、按慣例,立太子以長,余為王,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礎,可是非嫡長子立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

    37、李世民自己便非長子。

    38、因而,皇帝的所有兒子總是處于一種極為特殊的地位。

    39、而結果呢,這些天潢貴胄絕大多數不成器,下場也很可悲: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

    40、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這等于被開除出李家戶籍——爾后又被流放。

    41、  第13子李福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來的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

    42、后來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殺戮,不能不說是高宗的昏聵所致。

    43、這樣一算,李世民這14個兒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44、  《舊唐書》的作者談及太宗諸子,感嘆道:“子弟作藩,盤石維城。

    45、驕侈取敗,身無令名!”李世民的繼承者,只有這14個“候選人”,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見了。

    46、  唐太宗的大兒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47、  承乾秉性聰明,8歲即封為皇太子。

    48、不想成年后喜好聲色,漫游無度。

    49、但他怕太宗,就大耍兩面派,當著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宮,便與群小褻狎。

    50、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

    51、第4子李泰也確有野心,心懷奪嫡之計。

    52、  于是雙方各樹朋黨,想下毒手。

    53、后來,承乾甚至想謀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獄后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后死在那里。

    54、李泰也被“幽閉”起來,35歲就死了。

    55、  唐太宗有鑒于此,曾下了一道詔唐太宗有鑒于此,曾下了一道詔書:“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望者,兩棄之,著為令.”(《新唐書·太宗諸子》)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紙空文。

    56、  第3子吳王李恪,是隋煬帝女兒陰妃所生。

    57、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

    58、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

    59、后來,無忌輔立李治后,就借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

    60、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于冤獄。

    61、  第5子李祐,先封楚王。

    62、他整天與小流氓鬼混,尤其愛好打獵。

    63、長史屢諫不聽。

    64、太宗怪長史輔導無方,換了敢于犯顏直諫的權萬紀任長史。

    65、貞觀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殺了權萬紀,發動叛亂。

    66、結果李祐事敗亦被殺。

    67、  第6子李愔是個浪蕩公子,被廢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68、  第7子李惲,縱情享樂,使州縣不堪其勞。

    69、高宗上元元年自殺。

    70、  第8子越王李貞,“頗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

    71、后來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72、  第10子紀王李慎,雖然聰明好學,可惜是個懦弱無能的膽小鬼。

    73、李貞勸其反武,他不肯“同謀”——可武則天還是殺了他。

    74、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與庶人串通謀反,貶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殺。

    75、  第2、112子皆“早夭”。

    76、  總計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77、是李世民之過?是保傅失教之錯?都不全是。

    78、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宮中親自盤馬彎弓教育諸子,頗有不忘傳統的味兒。

    79、可見是重視教育子女的。

    80、他還親自為太子擇飽學如于志寧、孔穎達等人為師,但一切措施都無濟于事。

    81、他為此深感苦惱。

    82、在頒布殺子詔時,他承認自己沒有管好兒子,“上慚皇天,下愧后土,嘆惋之甚,知復何云”,禁不住“為之灑泣”,算是嘗到了這些苦果的味道。

    83、  李世民當然認識不到,導致他的兒子們一個個腐化墮落的滅亡之咎,蓋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

    84、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盡管規定了嫡長傳世的一套辦法,但它卻無法保證皇位的和平過渡。

    85、覬覦皇位,爭權奪利,勾心斗角,相互殘殺,這是許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

    86、  太宗長子李承乾  “驕侈”二字,更是促使這些人墮落的重要原因。

    87、封建制度規定了這些“龍種”的特殊地位。

    88、李承乾8歲便被立為太子,成為東宮之主。

    89、東宮內,有文臣聽他支配,有武士為其鷹犬,有妃嬪供其淫樂。

    90、  有一次他竟說:“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新唐書》)  封建帝王們原想以這些特權來抬高兒子們的地位,以便鞏固家天下的統治,走向反面。

    91、這是封建制度使之驕侈取敗的,英武如唐太宗,亦無如之何!。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