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8-17 23:00:19 來源:
邏輯訓練的主要方法是什么(邏輯訓練)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邏輯訓練的主要方法是什么,邏輯訓練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科力普省心購給出三個建議:第一,通過閱讀來鍛煉總結能力;平時要養成看書善于總結的習慣。
2、想一想別人是怎么論述一件事,怎么構建嚴密的推論,你能從文章中總結歸納出多少個觀點等,這些思考,都可以提升你的邏輯思維能力。
3、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不要看完就算。
4、思考一下別人的論證有沒有道理,是否嚴謹之類的。
5、慢慢地,你在表達的時候,也會懂得這樣去要求自己了。
6、第二,系統學習一點邏輯學的知識;上面提到的邏輯知識,只是這門學科的冰山一角。
7、盡管我們平常說話,很難一一對應運用到邏輯學上的所有知識,但掌握一些表達這方面的知識,例如一些與邏輯有關的表達框架,好比是金字塔原理、MECE分析法、SCQA歸納法等結構化表達模型,至少可以讓我們思考的時候更加清晰和嚴謹。
8、這樣當我們把思考結果轉化為口頭語言時,我們的表達自然就做到有邏輯了。
9、第三,多多練習;思維跟說話雖然有很密切的關系,但就算你的邏輯思維鍛煉得再厲害,我們大腦負責調動說話的區域,依然還是“置身事外”。
10、畢竟思維有思維的鍛煉,說話有說話的鍛煉,這兩者是對應大腦不同的區域的。
11、如果不刻意訓練自己邏輯說話的能力,那么你說出來的話,還是很難形成邏輯表達的形式。
12、所以,不管要學什么,多多練習,經常開口鍛煉自己的口才,你的邏輯表達能力才會“蒸蒸日上”,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13、如何訓練邏輯思維 工作有兩種,一種是作法與程序已經確定,執行者只要依樣畫葫蘆,就可完成工作。
14、這是所謂的“標準操作”。
15、 另一種則必須加進執行者的創意功夫。
16、最常見的例子是,開發新產品如果沒有創意,就不可能與眾不同。
17、 如果你希望自己年薪百萬以上,唯一方法就是養成工作時加點創意的習慣。
18、也就是你必須是“知識工作者”,而不能停留在“裝裝配工”的階段,也就是說要提高“策略思考能力”。
19、 提高“策略思考能力”的方法,職場上最常用的大概就是以下三種——“多元思考法”、“邏輯思考法”、“創造性思考法”。
20、 一、以多元思考法提高思考能力 所謂“多元思考法”,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一種答案,而應多方面思考,創造復數的解決可能性。
21、習慣多元思考法的人,不論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從不同角度與觀點分析,則即使再大的難題,也能找出解決辦法。
22、 那么,該如何培養多元思考能力?以下是三個不錯的辦法。
23、 提醒自己不可變成“被煮熟的青蛙” 有個童話故事,主角是一只青蛙。
24、這只青蛙不小心掉進火爐上的鍋子中,因為水溫20度,青蛙覺得很舒服。
25、但慢慢的水溫提高,30度、40度漸漸升上去。
26、然而,因為水溫變化緩慢,雖然覺得愈來愈熱,已經習慣了的青蛙卻懶得跳出來。
27、結果,這只青蛙最后被煮熟了。
28、 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其實也有類似狀況。
29、一旦適應了,即使環境惡化,也會認為“只要忍一忍就好”。
30、久而久之感覺麻痹,等到問題嚴重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就已回天乏術。
31、 所以,工作出現警訊時,你必須嚴格提醒自己,絕對不可變成“被煮熟的青蛙”。
32、 從不同立場進行思考 一般人其實都有相當固定的思考模式。
33、但事情一固定,就會顧此失彼,失去多元創意的彈性。
34、 想要鍛煉多元思考能力的,拋棄過去習慣、換個角度重新思考,是最根本步驟。
35、 養成邊寫邊思考的習慣 有好想法、好點子時隨時記錄下來,也是培養多元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
36、 只在腦袋中想像,思考容易偏差、窄化。
37、寫下來則可讓自己更容易掌握整體圖象,發現缺點與不足之處。
38、 2.提高邏輯思考能力 所謂“思考論理能力”,簡單講就是面對問題時不可一相情愿地埋頭苦干。
39、 至于具體的論理思考訓練法,則有三種——“由宏觀到微觀”、“MECE”、“邏輯樹狀圖”。
40、 “由宏觀到微觀”思考法 所謂“瞎子摸象”,指沒辦法整體掌握事情輪廓,只好以偏蓋全地錯誤想像。
41、 MECE思考法 養成“由宏觀到微觀”的思考習慣之后,不妨進一步學習“MECE”思考模式。
42、簡單講,所謂“MECE”就是,處理事情能夠毫無遺漏、毫無重復。
43、有“遺漏”就會錯失機會;“重復”則白白浪費力氣。
44、 使用邏輯樹狀圖 “邏輯樹狀圖”可說是邏輯思考方法的集大成。
45、其特點主要是能有效處理事情的“大小關系”、“因果關系”與“階層關系”。
46、 3.提高創造思考能力 點子不多、思考能力不強的人在企業界很容易被淘汰。
47、如何提升自己的創造與思考能力呢?以下是三種不錯的做法。
48、 經常腦力激蕩 一般人之所以點子不夠多,主要是受“常識”與“成見”不當影響。
49、而破除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活用“腦力激蕩”。
50、 許多企業喜歡用腦力激蕩方式,推出新的工作方案,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51、 進行腦力激蕩時必須:一、就讓各種點子盡量跑出來,二、模仿“接龍”方式,局部改良別人點子,形成新的創意。
52、比如,討論“空罐子的使用方式”這個課題時,有人說用來“裝水”、當作茶杯。
53、此時就可從“裝”這個字延伸想到不只“裝水”,也可“裝土”,也就是當作盆栽。
54、然后同樣的道理,也能用來裝煙灰,變成“煙灰缸”……可能性其實是無限的。
55、 點子一出來,就加以整理 根據研究,思考新點子,可讓右腦活性化;整理點子的過程屬于論理,則能促進左腦活潑。
56、因此,想出點子之后加以整理,即可同時訓練左腦與右腦。
57、 更何況,點子必須經過評量以及其他人的考驗。
58、如果沒有記錄、整理,便會失去接受考驗的機會。
59、這樣的點子通常用處不高。
60、 進行“重點化”與“分類” 活用點子,一定要經過“重點化”與“分類化”過程。
61、 “重點化”方面,首先應區別“有用的點子”和“沒用的點子”,并且將各種點子排定優先順位,最有用的先挑出來。
62、 其次,“分類”必須把性質類似的點子放在一起,如此才能清楚呈現點子的特色。
63、 腦力激蕩是否一定要聚集許多人在一起才能操作?其實不然,即使一個人也能達成腦力激蕩的效果。
64、 當然,一個人進行腦力激蕩,難度較高。
65、所以必須養成習慣,比如,不妨每天用5分鐘練習腦力激蕩思考法,針對一個主題,3分鐘之內想出20個解決辦法,5分鐘之內想出30個解決途徑等等。
66、總而言之,養成腦力激蕩的習慣,思考與創造能力自然一級棒多玩數獨,學習一下編程也行。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