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8-17 17:57:17 來源:
伯牙與子期的詩句(伯牙與子期)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伯牙與子期的詩句,伯牙與子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故事:伯牙與鐘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范。
2、伯牙善于演奏,鐘子期善于欣賞。
3、這就是“知音”一詞的由來。
4、后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
5、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
6、此后,由于這個故事,人們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
7、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的人,“伯牙絕弦”一詞也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意思:由于知音逝世,從而棄絕某種特長或愛好,表示悼念。
8、二人簡介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 最擅長彈琴。
9、荀子《勸學篇》中稱“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10、而且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的老師是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
11、鐘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
12、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
13、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
14、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
15、“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它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
16、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
17、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18、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
19、”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0、成語故事:伯牙第一次遇到鐘子期,就知道兩人一定會成為知己就來了一個勁爆視頻的活動范圍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三分之一是我最惡劣了解具體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水平不。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