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8-16 20:31:21 來源:
什么是丁克男(什么是丁克)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什么是丁克男,什么是丁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雙收入,沒有孩子。
2、職業,能生但選擇不生育,并且主觀上認為自己是丁克的夫婦或者個體,稱之為丁克。
3、成為丁克的首要標準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
4、丁克的名稱來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個單詞首字母D、I、N、K的組合--DINK的諧音,Double Income No Kids有時也寫成Double Income and No Kid(Kids)。
5、漢語解釋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人群。
6、嚴格來講,丁克是不能有生育的反悔念頭,如果有了生育的念頭而反悔的人就不再是丁克!丁克不包括以下情況終生不曾生育的人:1. 被迫因素致使一個人終身不曾生育;2. 沒有生育能力而永久不曾生育的人;3. 生育能力不足有欠缺而一直不曾生育的人;4. 終身不曾生育的人出現生育的念頭而反悔的。
7、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感謝您的邀請,以下是我對此問題作出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8、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婚姻觀和生育觀也在不斷變化。
9、以前很多人結婚是為了生孩子,傳宗接代,養兒防老。
10、然而,現在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不會為了生孩子而結婚,更不會為了養兒防老而去生孩子,甚至有很多新婚夫婦有丁克的想法,不打算生孩子,過二人世界。
11、那么,是什么原因讓他們有了丁克的想法呢?又是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新婚夫婦有丁克的想法?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是有兩類原因,一個是生孩子的弊,一個是丁克的利。
12、生孩子有哪些弊呢?1.害怕生孩子,覺得懷孕和分娩太痛苦,再加上生孩子會給女性帶來很多生理上的變化,比如脫發掉發,身材變形,胸部下垂,皮膚變差等。
13、2.原生家庭不好,或者自己的童年過得不幸福,所以害怕自己不能教育好孩子,或者不能給孩子好的教育,害怕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
14、3.養育孩子需要投入很多金錢,時間和精力。
15、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撫養一個孩子最少得十幾萬,如果送孩子上輔導班,興趣班,費用還要更多。
16、而且還需要投入很多時間精力。
17、如果夫妻兩人都去上班,那么孩子就只能給家里的老人帶,這對孩子來說,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對父母來說,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不管是對孩子還是父母來說,這都會留下遺憾。
18、4.有了小孩之后就要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小孩身上,這就意味著二人世界的時間就減少了。
19、有些夫婦更喜歡獨處的二人世界,不喜歡被小孩打擾。
20、那丁克有哪些利呢?1.沒有小孩,那夫婦兩人就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的事業和感情上,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事業,過不被人打擾的二人世界。
21、2.可以把養育小孩的成本投入到自己身上,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讓自己變得更好。
22、3.沒有小孩的羈絆,夫婦兩人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旅游。
23、丁克(英語:DINK)是一個1950年代起源于歐美、在上世紀80年代傳入亞洲的生活型態名詞,由英文DINK音譯而來,亦翻為丁克族,或是丁克家庭。
24、原DINK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簡寫,也就是代表了“雙薪水、無子女”的家庭。
25、僅從單詞字面意義解釋,意思是:雙收入,沒有孩子。
26、那么被動選擇不要孩子的就不叫丁克了嗎?這個問題似乎很難回答,因為被動的原因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經濟,個人發展或者家庭等等非生理因素。
27、因此,最合理的定義是:雙職業,能生但選擇不生育,并且主觀上認為自己是丁克的夫婦或者個體,稱之為丁克。
28、成為丁克的首要標準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
29、其次,主觀上對自己丁克身份接納和認可--他們認為丁克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30、而現實生活中,也正是這些認可自己是丁克角色的群體,能夠較好堅持自己的選擇,并經營與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
31、拓展資料:出現原因0年代中期一份對“丁克家庭”的調查問卷顯示,選擇不生育這一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對中國人口問題的憂慮;第二位是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輕松;第三位是為了自我實現。
32、中國的人口問題是自愿不育者最感痛心疾首的問題。
33、他們說:“人口使我們的國家拖著沉重的步伐去追趕發達國家,太難了,我們對此感到萬分憂慮!”第二位原因是為了生活得更輕松些。
34、不少人認為周圍的人和父輩生活得太累了。
35、雖然有人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的選擇是享樂主義的,但許多人將追求享樂同追求輕松作了區分。
36、一位被調查者說,追求享樂是追求刺激,追求瞬間的快感,但追求輕松卻是逃避罪惡,追求一種適意、淡泊、優雅的生活,二者是有區別的。
37、盡管有這些差異,自愿不育者給人總的印象是摒棄了傳統中國人的忍辱負重、無條件地為后代犧牲的生活模式,更看重自身的快樂,不愿以犧牲個人的幸福、快樂和輕松為代價去換取被他們稱為“身外之物”的傳宗接代。
38、第三個主要原因是自我實現。
39、自我實現這一目標與尋求輕松的生活相比有較多的積極意味。
40、有些調查對象提到生孩子會毀了自己的事業和成功的機會,尤其是一些中年夫婦,他們痛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白白耗去的青春,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不愿意為生養后代浪費自己的寶貴精力與年華。
41、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人群。
42、丁克的名稱來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個單詞首字母D、I、N、K的組合--DINK的諧音,Double Income No Kids有時也寫成Double Income and No Kid(Kids)。
43、拓展資料:1.丁克:亦即DINK,是英語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縮寫,直譯過來就是有雙份的收入而沒有孩子的家庭,說白了就是兩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的一種組合。
44、據說一些漢語詞典已經吸納了這個外來的名詞。
45、2.白丁:曾經立志要做丁克;但過了一定年齡之后后反悔了,于是生孩子了。
46、這種人通常被稱為偽丁克,或者是“白丁”,意思就是“白白地丁克了一回”。
47、3.丁克ing:丁克進行時,也就是那些仍然在堅持丁克的人。
48、4.丁克ed:"被迫"丁克----這樣的丁克,實際上很希望生孩子,但是由于不孕不育、經濟困難等原因被迫沒生孩子,苦于膝下無兒。
49、這并不是真正的丁克。
50、5.偽丁寵:就是不要孩子,喜歡養寵物的人,但把寵物當孩子的替代品,內心還是渴望孩子,只是出于某種原因”被迫“放棄。
51、這并不是真正的丁克。
52、6.丁寵:就是不要孩子,喜歡養寵物的人,但并不把寵物當孩子的替代品,本質上是養寵物的“鐵丁”。
53、7.鐵丁:斬釘截鐵的丁克,始終如一的鐵了心的丁克。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