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生活 > 2022-08-16 17:42:16 來源:

    躲燈在自己家行嗎(躲燈)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躲燈在自己家行嗎,躲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躲燈”最初是滿族的習俗,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躲燈在自己家行嗎,躲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躲燈”最初是滿族的習俗,也就是忌看娘家燈。

    2、最初,當年娶的媳婦不可在娘家住,可以在婆家住,后來演變成不能看娘家的燈,也不能看婆家的燈,要躲到親戚家去住,后來這一習俗也流傳到漢族。

    3、民間所說的“閨女看了娘家的燈,娘家窮得釘打釘”,“正月十五不躲燈,先死老公公”等一類俗話,正是說明躲燈的禁忌原因的,顯然這確屬無稽之談。

    4、新媳婦在當天必須回娘家或到鄰家去,俗稱“躲燈”。

    5、躲燈,元宵節風俗之一,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娘家要給女家舉行盛大的送燈活動,俗稱“追燈”。

    6、追燈的隆重規模和燈的質量高低,要視其貧富程度定。

    7、富貴人家送玻璃宮燈一對,有楠木架子水泥磨花的,有珠玉寶石鑲邊的,也有一般的。

    8、除主燈一對外,還加帶一個小花燈,俗稱“引燈”,是引導新婚媳婦早生貴子的意思;婆家接收追燈后,新婦即隨娘家人到娘家去“躲燈”(一般正月十四日去十六日歸)。

    9、黑龍江一帶有新婦頭三年要“躲燈”的習俗。

    10、婚后三年內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新媳婦要到姑姑或姨姨家去住,既不許看婆家燈,也不許看娘家燈。

    11、據說,看了婆家燈,死親爹;看了娘家燈,死公公。

    12、河南一帶也有“躲燈”的習俗。

    13、民間所說的“閨女看了娘家的燈,娘家窮得釘打釘”,“正月十五不躲燈,先死老公公”等一類俗話,正是說明躲燈的禁忌原因的,顯然這確屬無稽之談.但躲了,老人家會覺得你懂事。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