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無縛雞之力是什么意思】“手無縛雞之力”是一個常見的中文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力氣非常小,連一只雞都難以抓住或控制。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表示某人身體虛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某些工作或任務。
一、成語解析
項目 | 內容 |
成語名稱 | 手無縛雞之力 |
拼音 |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
出處 | 出自《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作品中,具體出處不詳 |
字面意思 | 手上沒有捆住雞的力量 |
引申意義 | 形容人身體虛弱、力量微弱,缺乏行動能力 |
使用場景 | 常用于批評或調侃他人無力、無能 |
近義詞 | 力不從心、無能為力 |
反義詞 | 力大無窮、身強力壯 |
二、使用示例
1. 他年紀大了,手無縛雞之力,連個重物都拿不動。
2. 雖然他很有才華,但因為身體不好,手無縛雞之力,無法勝任高強度的工作。
3. 這孩子從小體弱多病,手無縛雞之力,家人總是特別照顧他。
三、常見誤區
- 誤用場合:有些人會誤以為“手無縛雞之力”是夸贊別人有修養或文雅,但實際上它更多帶有貶義。
- 誤解字面意思:有人可能認為“縛雞”是指捆綁雞的動作,但其實“縛”在這里是“束縛”的意思,整體強調的是“無力”。
四、總結
“手無縛雞之力”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體力不足、能力有限。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時需注意語氣和場合,避免引起誤解或冒犯他人。了解成語的真正含義,有助于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