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穿金甲的出處】“黃沙百戰穿金甲”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這句詩描繪了邊塞戰士在艱苦環境中英勇作戰、久經沙場的情景,展現了將士們不畏艱險、誓死守衛邊疆的精神風貌。
一、原文及背景簡介
《從軍行》是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昌齡,字少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多以邊疆戰爭為題材,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
《從軍行》(其四)原文如下:
>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詩句解析
詩句 | 解析 |
青海長云暗雪山 | 描繪了邊塞地區遼闊的自然景象,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遠處雪山籠罩在陰霾之中,象征著邊地環境的惡劣與戰爭的緊張氛圍。 |
孤城遙望玉門關 | 表現了邊塞孤城的孤獨與堅守,玉門關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關口,象征著邊疆的防線。 |
黃沙百戰穿金甲 | 這是整首詩中最著名的一句,意思是:戰士們在黃沙漫天的戰場上經歷了無數次戰斗,身上的鎧甲早已被磨破。體現了將士們長期征戰、浴血奮戰的艱辛。 |
不破樓蘭終不還 | 表達了將士們誓死守衛邊疆的決心,不打敗敵人就不返回家鄉,充滿了豪情壯志和堅定信念。 |
三、詩句出處總結
項目 | 內容 |
詩句 | 黃沙百戰穿金甲 |
出處 | 唐代王昌齡《從軍行》(其四) |
作者 | 王昌齡(字少伯) |
體裁 | 七言絕句 |
主題 | 邊塞戰爭、將士忠勇、保家衛國 |
藝術特色 | 意象雄渾、語言簡練、情感激昂 |
四、結語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僅是對邊塞將士艱苦戰斗的真實寫照,更是一種精神象征,代表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于奉獻的民族氣節。這句詩至今仍廣為傳誦,成為激勵后人奮發圖強的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