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財經 >

    君品談 | 樊明武:一位工程院士的“磁場人生”

    2025-08-06 17:16:40 來源: 用戶: 

    以真我,敬君品。在《君品談》最新一期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樊明武,以溫和的語調、堅定的信念,為我們講述了他與祖國磁學事業共振的一生。從少年立志,到核工業核心崗位上的堅守,再到育人無數的歲月,他用六十載科研人生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之道”。“面對選擇,我從來沒猶豫過。”——這是他對人生、對國家、對使命最質樸卻最鏗鏘的表達。

    “做有用的事,是我一輩子的追求”

    從大學時主動放棄心愛的力學專業,毅然選擇當時被稱為“冷門”的金屬物理專業開始,樊明武就已將“國家需要”置于“個人志趣”之上。他直言:“不是我選擇了核工業,而是國家把我選到了那個崗位。”在中國核事業起步之初,他深入參與多項國防重點工程建設。多年之后回顧,他坦然:“一輩子就在這個領域里工作,感覺挺幸福的。”這種把個人追求融入國家戰略的選擇,正是“君子不器”精神的真實寫照——不固守個人之用,而是應時代之需,化身多功能、可擔當的器者。

    “做難的事,是我一輩子的堅持”

    在節目中,樊明武反復提到科研中的兩個關鍵詞:“寂寞”和“堅持”。他用磁學領域的現象來解釋科研的精神狀態:“有時候你看不出它有磁性,但其實它的磁矩是有方向的,只是沒有顯示出來而已。”這仿佛也是他本人精神狀態的寫照——內斂、不喧嘩,但始終在定向發力。無論是在幾十年無條件投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封閉實驗室,還是在改革開放后迅速跟進國際前沿、組織國內磁學大會,他始終不懼困難,只為把事情做好。

    “培養人,是我一輩子的責任”

    樊明武在節目中感慨:“我特別欣慰的是,我的學生中很多都成為了國內外一流的科研人員。”他不止一次提到,科研的意義不只在于發表多少論文,更在于“有沒有傳下去”。他將“人”比作“磁場”:人和人之間是有吸引力的,而教育,就是在尋找那種彼此能共振的“磁化過程”。在他看來,培養人就像磁性材料的磁化——需要時間、需要信念,也需要以身作則。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之道,正是現代君子的應有之義。

    君子之道,不在于聲量,而在于定力

    “我這一輩子沒怎么動過念頭要去換個方向。”面對時代變化、科研風向的流轉,樊明武以“專”應“變”,以“靜”克“喧”,這份定力源于使命,更源于初心。在節目最后,他說:“我這一輩子過得挺清楚、挺明白。”這句平實之言,卻映照出一位工程院士、人民教師的精神坐標——做事有根、做人有本,坦蕩而堅定。

    貴州習酒作為《君品談》的聯合出品方,始終倡導“以酒崇道,務本為人”的精神主張。在與樊明武院士的對談中,我們看到了“君子之道”在新時代的理性回響——不是標榜身份的口號,而是一代知識分子與國家、時代同頻共振的生命實踐。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