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個秋詩詞】“天涼好個秋”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全詞如下: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由少到老、由天真到滄桑的情感變化,尤其“天涼好個秋”一句,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深意,成為后世廣為傳誦的經典名句。
一、詩詞背景與作者簡介
項目 | 內容 |
作品名稱 |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
作者 | 辛棄疾(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 |
創作時間 | 南宋時期(具體年代不詳) |
地點 | 博山道中(今山東境內) |
主題 | 人生感悟、情感變遷 |
二、詞句解析與意境分析
句子 | 解析 |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少年時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憂愁,喜歡登高遠望,只為寫詩而寫愁。 |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表面上是為寫詩而裝出憂愁的樣子,實則是對青春理想的表達。 |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 現在經歷了許多世事,真正懂得了愁苦,卻不想再提起。 |
“卻道‘天涼好個秋’。” | 最終只說出一句“天涼好個秋”,表面上是對季節的感嘆,實則表達內心的無奈與沉重。 |
三、藝術特色與影響
1. 語言簡練,寓意深遠
全詞僅43字,但情感層層遞進,從少年的無知到成年的滄桑,結構緊湊,意味深長。
2. 對比手法突出主題
通過“少年”與“而今”的對比,突出了人生的轉變和內心的變化。
3. “天涼好個秋”的象征意義
這句看似隨意的話,實際上是對人生經歷的一種總結,也反映了詞人內心的沉痛與無奈。
四、后世評價與引用
評價者 | 評價內容 |
劉克莊 | “稼軒詞,橫豎爛漫,乃自寫胸臆。” |
龔自珍 | “辛棄疾詞,有金戈鐵馬之聲,有兒女柔腸之味。” |
后世文人 | 多將“天涼好個秋”用于描寫秋景或表達人生感慨,成為經典語句。 |
五、總結
“天涼好個秋”不僅是一句簡單的詩句,更是一種人生體驗的濃縮。它體現了辛棄疾對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也展現了古典詩詞中“言外之意”的魅力。無論是在文學上還是在情感表達上,這句詩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總結要點 | 內容 |
詩詞來源 |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
核心句子 | “天涼好個秋” |
主題思想 | 人生感悟、情感變遷 |
藝術特點 | 語言簡練、對比鮮明、寓意深遠 |
影響與評價 | 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經典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