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動態 > 2022-12-21 22:01:03 來源:
質量管理方法(質量管理方法)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質量管理方法,質量管理方法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統計分析表法和措施計劃表法質量管理講究科學性,一切憑數據說話。
2、因此對生產過程中的原始質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十分重要,為此必須根據本班組,本崗位的工作特點設計出相應的表格。
3、二、排列圖法排列圖法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4、制作排列圖的步驟:收集數據,即在一定時期里收集有關產品質量問題的數據。
5、如,可收集1個月或3個月或半年等時期里的廢品或不合格品的數據。
6、2、進行分層,列成數據表,即將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按不同的問題進行分層處理,每一層也可稱為一個項目;然后統計一下各類問題(或每一項目)反復出現的次數(即頻數);按頻數的大小次序,從大到小依次列成數據表,作為計算和作圖時的基本依據。
7、3、進行計算,即根據第(3)欄的數據,相應地計算出每類問題在總問題中的百分比,計入第(4)欄,然后計算出累計百分數,計入第(5)欄。
8、4、作排列圖。
9、即根據上表數據進行作圖。
10、需要注意的是累計百分率應標在每一項目的右側,然后從原點開始,點與點之間以直線連接,從而作出帕累托曲線。
11、三、因果分析圖法因果分析圖又叫特性要因圖。
12、按其形狀,有人又叫它為樹枝圖或魚刺圖。
13、它是尋找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有效工具。
14、畫因果分析圖的注意事項:影響產品質量的大原因,通常從五個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機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環境。
15、每個大原因再具體化成若干個中原因,中原因再具體化為小原因,越細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為止。
16、2、討論時要充分發揮技術民主,集思廣益。
17、別人發言時,不準打斷,不開展爭論。
18、各種意見都要記錄下來。
19、四、分層法分層法又叫分類,是分析影響質量(或其他問題)原因的方法。
20、我們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質不同的原因攪在一起,那是很難理出頭緒來的。
21、其辦法是把收集來的數據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類,把性質相同,在同一生產條件下收集的數據歸在一起。
22、這樣,可使數據反映的事實更明顯、更突出,便于找出問題,對癥下藥。
23、質量管理體系維護改進組織應對以下5項活動進行策劃和管理,以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24、a、評審質量方針:組織可通過更新和實施新的質量方針來激勵員工不斷努力,營造一個不斷改進的氣氛與環境;b、評審質量目標,明確改進方向;c、對現有過程的狀況(包括已發生的和潛在的不合格),進行數據分析和內部審核分析,確定改進的方案,不斷尋求改進的機會;d、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及其他適用的措施,實現持續改進;e、組織管理評審。
25、體系的維護始終是遵循"PDCA”運行模式的。
26、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質量管理體系;百度百科-質量管理要跟公司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
27、從簡單做起,循序漸進。
28、公司高層對流程和方法論的認可很重要。
29、把握好這兩個質量方向,一個是產品質量,一個是流程質量。
30、要有正確的方法論指導。
31、質量意識:一個是產品質量,一個是流程質量。
32、質量意識體現在每一位職工的崗位工作中更集中體現在組織管理層的崗位工作中在檢驗檢疫機關就是一種自覺地去保證檢驗檢疫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原動力。
33、?質量管理方法第一條 目的: 確保產品質量標準化,提高質量水準。
34、第二條 范圍: 產品及研究開發、設計。
35、第三條 設計質量 管理作業流程第四條 實施單位 工程部、業務部、質量管理部成品科及有關單位。
36、第五條 實施要點(一)工程部設計程科,依據收集的CNS、JIS、UL等國內外有關規格的資料,以及業務部、質量管理部回饋的市場調查,客戶要求,客戶抱怨分析等資料,設計新產品及改良現有產品。
37、 (二)設計完成,要經試作、檢驗、了解生產時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是否能達到設計的質量要求。
38、(三)試作不合格即檢查修正,再試作。
39、 (四)試作合格即會同有關單位制定用料標準、材料規格、零件規格、產品規格、作業標準、標準工時以及QC工程表。
40、 (五)設計的新產品如屬客戶訂購者,則試作合格的樣品,需經業務部送交客 戶認可后,開始受訂,由企劃室作生產企劃。
41、 (六)工程資料回饋有關單位,并確實執行規格、標準、藍圖等設計變更作業。
42、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43、 1.□ 進料檢驗規定第一條 目的 確保進料質量合乎標準,確使不合格品無法納入。
44、 第二條 范圍 原料,外協加工品的檢驗。
45、 第三條 進料檢驗流程 第四條 實施單位 質量管理部進料科、加工品科、及其他有關單位。
46、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檢驗員收到驗收單后,確依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并將進料廠商、品名、規格、數量、驗收單號碼等,填入檢驗記錄表內。
47、 (二)判定合格,即將進料加以標示"合格",填妥檢驗記錄表,及驗收單內檢驗情況,并通知倉儲人員辦理入倉手續。
48、 (三)判定不合格,即將進料加以標示"不合格",填妥檢驗記錄表及驗收單內檢驗情況。
49、并即將檢驗情況通知采購單位(物料部、采購科或外協加工科),請購單位,由其依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特采。
50、 1.不需特采,即將進料加以標示"退貨",并于檢驗記錄表、驗收單內注明退貨,由倉儲人員及采購單位辦理退貨手續。
51、 2.需要特采,則依核示進行特采,將進料加以標示"特采",并于檢驗記錄表、驗收單內注明特采處理情況,以及通知有關單位辦理入庫或部分退回,或扣款等有關手續。
52、 (四)進料應于收到驗收單后三日內驗畢,但緊急需用的進料優先辦理。
53、 (五)檢驗時,如無法判定合格與否,則即請工程部(設計工程科),請購單位派員會同驗收,來判定合格與否,會同驗收者,亦必需在檢驗記錄表內簽章。
54、 (六)檢驗員執行檢驗時,抽樣應隨機化,并不得以個人或私人感情認為合用為由,予以判定合格與否。
55、 (七)回饋進料檢驗情況,并將進料供應商交貨質量情況及檢驗處理情況登記于廠商交貨質量履歷卡內及每月匯總于廠商交貨質量月報表內。
56、 (八)依檢驗情況對檢驗規格(材料、零件)提出改善意見或建議。
57、 (九)檢驗儀器、量規的管理與校正。
58、 (十)進料屬OEM客戶自行待料者,判定不合格時,請業務部聯絡客戶處理。
59、 第六條 本規定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60、 2. 制程質量管理作業辦法第一條 目的 確保制程質量穩定,并求質量改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61、 第二條 范圍 原料投入經加工至裝配成品上。
62、 第三條 制程質量管理作業流程。
63、 第四條 實施單位 生產部檢查站人員、質量管理部制程科及有關單位。
64、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操作人員確依操作標準操作,且于每一批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后,必需經過有關人員實施首件檢查,等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加工,各組組長并應實施隨機檢查。
65、 (二)檢查站人員確依檢查標準檢查,不合格品檢修后需再經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加工。
66、 (三)質量管理部制程科派員巡回抽驗,并做好制程管理與分析,以及將資料回饋有關單位。
67、(四)發現質量異常應立即處理,追查原因,并矯正及作成記錄防止再發。
68、 (五)檢查儀器量規的管理與校正。
69、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70、 3. 成品質量管理作業辦法第一條 目的 確保產品質量,使出廠的產品送至客戶處能保持正常良好。
71、 第二條 范圍 加工完成的成品至出貨。
72、 第三條 成品質量管理作業流程。
73、 第四條 實施單位 質量管理部、成品科、生產部、物料部及有關單位。
74、 第五條 實施要點 (一)加工完成的成品要經過成品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庫或出貨。
75、 (二)確依成品檢驗標準實施檢驗,判定不合格批則退回生產單位檢修,檢修后仍需再經成品檢驗。
76、 (三)庫存成品必需抽驗,以確保產品質量,避免質量變異的產品送交客戶,發現質量變異即調查原因(必要時會同有關單位),作好防止再發措施,并通知生產單位檢修。
77、 第六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78、 □ 客戶抱怨處理辦法第一條 目的 確使客戶迅速獲得滿意的服務,對客戶抱怨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以維持公司信譽,并謀求公司改善。
79、 第二條 范圍 已完成交貨手續的本公司產品,遭受客戶因質量不符或不適用的抱怨。
80、 第三條 客戶抱怨的分類(一)申訴:這種抱怨是客戶對產品不滿,或要求返工、更換、或退貨,于處理后不需給予客戶賠償。
81、 (二)索賠:客戶除要求對不良品加以處理外,并依契約規定要求本公司賠償其損失,對于此種抱怨宜慎重且盡速地查明原因。
82、 (三)非屬質量抱怨的市場抱怨:客戶刻意找種種理由,抱怨產品質量不良,要求賠償或減價,此種抱怨則非屬本公司責任。
83、 第四條 客戶抱怨處理流程 第五條 實施單位 業務部、質量管理部成品科及有關單位。
84、 第六條 實施要點 (一)客戶抱怨由業務部受理,先核對是否確有該批訂貨與出貨,并經實地調查了解(必要時會同有關單位)確認責任屬本公司后,即填妥抱怨處理單通知質量管理部調查分析。
85、(二)質量管理部成品科調查成品檢驗記錄表及有關此批產品的檢驗資料,查出真正的原因,如無法查出,則會同有關單位查明。
86、 (三)查明原因后,會同有關單位,針對原因,提出改善對策,防止再發。
87、 (四)會同有關單位,對客戶抱怨提出處理建議,經廠長核準后,由業務部答覆客戶。
88、 (五)將資料回饋有關單位并歸檔。
89、 第七條 本辦法經質量管理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90、4. 新產品質量保證辦法第一條 目的 對市場質量調查的資料作分析、研究,以改善產品質量及開發新產品,以迎合客戶的質量要求。
91、 第二條 范圍 需求市場所要求的產品質量。
92、 第三條 市場質量調查的內容 客戶對本公司產品所接受的程度與其所要求的產品質量,以及其他競爭產品的比較。
93、 第四條 市場質量調查流程 第五條 實施單位 業務部及有關單位 第六條 實施要點 (一)業務部以郵寄或拜訪的方式,請客戶填寫產品質量調查表。
94、 (二)調查表內的調查項目,即產品的質量特性,例如性能、規格、外觀,以及產品價格等。
95、(三)整理調查資料通知有關單位。
96、 (四)有關單位由業務部提供資料,了解客戶的質量要求,并了解本公司對該產品的質量要求是否某些項目要求太嚴、太松,以改善產品質量,及開發新產品。
97、 第七條 本辦法經產品委員會核定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98、培養成員們產品質量檢查意識包括車間成員的自檢意識、互檢意識、專檢意識培養。
99、緊跟產品生產過程控制一是首檢控制。
100、要求班組長、品檢人員和員工,對在要投入生產的物料,都要仔細核實。
101、二是巡檢控制。
102、在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和品檢要對產品進行抽查。
103、三是終檢控制。
104、在收線時,對于最后的產品,要重點控制。
105、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一個好的質量體系,一定是工藝提出階段就要有質量人員參與,工藝設計階段就要有完整的質量團隊,質量人員要參與整個項目建設的GEP實施過程,才能夠對整個硬件系統有足夠的熟悉和認識。
106、(1)統計調查表法。
107、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108、 (2)分層法。
109、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110、 (3)排列圖法。
111、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112、 (4)因果分析圖法。
113、是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114、 (5)直方圖法。
115、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制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116、 (6)控制圖。
117、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
118、過程控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119、 (7)相關圖。
120、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