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動態 > 2022-08-12 21:03:23 來源:
方仲永由天生神童淪落為平庸常人(方仲永)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方仲永由天生神童淪落為平庸常人,方仲永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古代有個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輩輩以耕種為生。
2、因為詩歌方面的才華,被當時的人稱為神童。
3、仲永五歲那一年,還沒有見過書寫工具的他忽然哭著向父親索要這些東西。
4、他的父親對此感到非常的驚奇,于是就向鄰居借書寫工具來給他。
5、仲永拿起筆墨立刻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
6、他的詩以贍養父母,團結族人為主旨。
7、他的父親把這首詩傳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個個都對他的詩贊不絕口。
8、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都能立刻完成,并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9、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甚至有的人還花錢請仲永為他們寫詩。
10、方仲永的父親是一個特別愛錢的人,他認為這樣有利可圖,于是就把方仲永當成了搖錢樹,每天牽著他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以求得人家給點小錢。
11、由于整天跟著父親東家進西家出,方仲永的學業荒廢了,他在詩歌方面的才華因為沒有繼續讀書學習,也漸漸地枯萎了。
12、等到他長大后,小時候的才華完全喪失了,變得跟普通人沒有兩樣,人們從他的身上再也看不見一點兒當初神童的影子。
13、方仲永的啟示:方仲永的故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后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14、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后面。
15、這個故事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后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16、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
17、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
18、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并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19、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
20、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21、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
22、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23、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
24、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
25、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
26、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27、” 方仲永的故事的啟示:一個人有先天的智慧是不夠的,還要有后天的教育。
28、金溪平方仲永,世隸耕。
29、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30、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3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3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3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34、 余聞之也久。
35、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36、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37、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38、曰:“泯然眾人矣!”江郎才盡。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