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動態 > 2022-08-08 00:03:25 來源:
格格是誰(格格是誰的女兒)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格格是誰,格格是誰的女兒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格格是清朝貴族稱謂,滿語,意為小姐。
2、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
3、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后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4、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
5、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6、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7、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
8、(《清稗類鈔》稱:“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
9、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
10、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
11、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
12、”)擴展資料:在后金時期,國君(即“大汗”)和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稱為“格格”,無定制。
13、(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14、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并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15、“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16、順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①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主,側室所生女為郡君;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為縣君;③多羅貝勒之女:亦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君,側福晉所生女為鄉君;④固山貝子之女:嫡福晉所生女封“固山格格”為縣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17、⑤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福晉所生女稱“格格”為鄉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18、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19、“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20、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格格身份:清皇族女兒、地位高貴的女性、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親王的低階妾。
21、1.在清朝,“格格”有時候也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22、例如康熙年間,內務府的報告中有稱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的侍女,曾撫養康熙帝)為“蘇麻喇額涅(母親)格格”。
23、、2.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
24、(《清稗類鈔》稱:“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
25、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
26、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
27、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
28、”)?3.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庶福晉之下。
29、(《清史稿》載:雍正帝的孝圣憲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30、”)擴展資料:清朝格格等級劃分:順治十七年(一六六○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31、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32、“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33、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格格格格,滿語,意為小姐。
34、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
35、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后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36、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
37、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38、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39、著名人物愛新覺羅·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即多羅敏達貝勒,愛新覺羅·溥煦第二子。
40、愛新覺羅·恒慧,定郡王溥煦的大孫女。
41、愛新覺羅·恒香,毓朗貝勒的二格格。
42、擴展資料正式稱號在后金時期,國君(即“大汗”)和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稱為“格格”,無定制。
43、(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44、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并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45、“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46、?順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①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主,側室所生女為郡君;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為縣君;③多羅貝勒之女:亦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君,側福晉所生女為鄉君;④固山貝子之女:嫡福晉所生女封“固山格格”為縣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47、⑤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福晉所生女稱“格格”為鄉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48、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49、“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50、非正式稱號在清朝,“格格”有時候也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51、例如康熙年間,內務府的報告中有稱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的侍女,曾撫養康熙帝)為“蘇麻喇額涅(母親)格格”。
52、(sumala eniyegege)?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
53、(《清稗類鈔》稱:“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
54、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
55、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
56、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
57、”)?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庶福晉之下。
58、(《清史稿》載:雍正帝的孝圣憲皇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59、”)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格格(清朝貴族稱謂)格格是清朝滿族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
60、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后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61、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
62、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63、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64、有愛新覺羅血統的女子。
65、比如你爺爺有5個兒子,你爸是其中之一,你是你爸的女兒,那你就是格格。
66、然后你的大叔二叔三叔家里的女兒,也叫格格。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