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資訊 > 2022-08-21 00:06:19 來源:

    宋海良什么級別(宋海良)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宋海良什么級別,宋海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2008年1月17日,由中國企業十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宋海良什么級別,宋海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2008年1月17日,由中國企業十大新聞評選委員會主辦的2008年度“最受關注企業家”名單在京揭曉。

    2、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海良名列其中。

    3、入選理由這樣評述:“宋海良帶領企業連續實現了幾大戰略突破,實現了質的飛躍與跨越式發展,成為企業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發展時期。

    4、”宋海良的名字,注定了他的職業與“水”聯系在一起,而“水”也造就了宋海良作為一位成功企業家的奮斗與榮耀。

    5、身為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海良在短短數年間,將原來人心渙散、生產幾近癱瘓的水規院打造成令人矚目的中交集團十大設計院綜合績效評價之首,造就了水規院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發展時期。

    6、為了今天的輝煌,宋海良是用他的不懈奮斗來實現的。

    7、在宋海良的字典里,從沒有“疲倦”兩個字,因為他覺得:“一個人生命的意義在于什么?就在于他在生命的過程中,去開拓、去發展、去追求、去奮斗。

    8、在這個過程中,去感覺、去享受人生。

    9、這,才有意義!”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成立于 1951年,是新中國水運設計事業的奠基者、先行者、開拓者。

    10、及至2001年,對于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的員工們來說,是個充滿陰霾的年份。

    11、當時水規院的處境異常復雜與艱難,先是從原交通部脫鉤改制,接著是規劃設計分離、歷史負擔加劇、固有市場少,重重難關接踵而至,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心渙散、骨干流失。

    12、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似乎都與水規院背道而馳。

    13、在這個緊要關口,新院長宋海良上任了。

    14、宋海良上任伊始,正面臨建院以來最艱難的時期。

    15、那時候,面對形勢,所有水規院人無不憂心忡忡:背負如此負擔下海游泳的水規院,到底能游多遠?甚至能否生存?一時之間,士氣低落、生產幾近癱瘓。

    16、時年37歲的宋海良,此時毅然決然挑起了振興水規院的重任。

    17、面對爛攤子的宋海良敏銳地發現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理念。

    18、“理念一變,視野寬;思路一變,天地寬。

    19、理念決定高度,戰略決定方向,思路決定出路。

    20、只有方向正確,努力才有意義。

    21、”宋海良這樣說道。

    22、當時,宋海良廣泛涉獵各類管理書籍,前往在京各大高校參加系列講座,學習交流,展開深入調查研究,并通過潛心思考。

    23、不久之后,在召開的2001年的50周年院慶大會上,全院員工感受到了久違的振奮與激動。

    24、會上,宋海良提出了“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理念,并對水規院未來幾年發展的管理總方針做了初步規劃。

    25、對于水規院的員工們來說,這是一劑來得及時的強心針。

    26、在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上,宋海良針對當時一些員工思想觀念、競爭和服務意識的現狀,突出強調了要牢固樹立市場與競爭、誠信與品牌、精品與服務、風險與危機等10方面的意識,統一了思想意志,明確了目標方向,為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打下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27、“痛定思痛之后,我們得到的第一筆精神財富是萬難不屈的精神,形成了第一個核心理念是學習是根、創新是魂、人才與技術是本、質量與誠信是企業生命。

    28、”宋海良說道。

    29、在那之后,圍繞建設學習型水規院、創新型水規院、數字型水規院、核心價值觀型水規院這四個目標進行開發與建設,就成了水規院走出艱難突破自我的一條光明之道。

    30、針對當時水規院既無穩固市場,又無良好品牌的局面,宋海良一方面抓技術、質量管理;另一方面,他遍訪沿海和內河各大業主、客戶以及行業管理部門,深度溝通新理念、新服務、新承諾。

    31、一年365天,他曾有2/3的時間是在外出差;也曾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因忙于經營而只回家吃過兩頓飯。

    32、正是由于宋海良不懈的努力與艱辛的付出,在較短的時間內,水規院才得以重建企業誠信,并樹立起了以技術加高品質服務為獨特優勢的市場品牌。

    33、宋海良堅持一手抓生產經營,一手抓內部改革,構建戰略與科學管理體系。

    34、經過8年的不懈努力,實現了水規院又好又快的跨越式發展。

    35、水規院承擔已建與在建大型集裝箱碼頭達50個泊位,各類干散與液散貨泊位30多個。

    36、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詹天佑大獎與魯班獎3項,國家設計金獎7項,60多項省部科技進步與優秀設計獎。

    37、與此同時,水規院培養和造就了以工程院院士、設計大師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規劃、設計專家、學者與技術中堅力量,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德才兼備的管理領導干部。

    38、如今,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業內赫赫有名的國有全資設計咨詢企業。

    39、2008年全院合同額是2001年的31倍,連續幾年進入全國設計50強,并躋身全國專業技術服務業企業納稅25強,連續實現了幾大戰略性突破與跨越式發展,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近10年累計完成各類項目達近3000項。

    40、業務領域已由單一的水運設計業務發展為涵蓋咨詢大土木規劃設計、信息化工程、鐵路與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巖土勘察和投資業務六大板塊的多元化發展軌道,造就了水規院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發展時期。

    41、 “2008年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隨著我國逐步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大批企業經過市場之火的錘煉,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擁有了一席之地。

    42、縱觀這些成功的企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清晰有效的戰略管理。

    43、”宋海良這樣說道。

    44、戰略管理,這正是宋海良的制勝之道。

    45、一直以來,突出理念、戰略與管理創新的先行與引領作用,是宋海良進行企業決策的一個重點。

    46、這幾年,他一直專注于戰略管理、科學管理、文化管理的持續探索與實踐,親自主持制定并發布了院總體發展規劃、院企業管理大綱;構建了“戰略是綱,目標為經,項目管理為緯”的三維現代管理構架;形成了以動力體系、目標體系、控制與評價體系、保障體系、持續改進體系為核心的運營體系,與戰略體系共同構成了系統、簡約、規范的水規院科學管理體系框架,使之成為水規院巨變與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源泉與文化因子。

    47、“所有企業,在發展各個階段,都面臨著選擇發展道路和目標的問題。

    48、戰略管理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源泉。

    49、”宋海良說。

    50、在他的統領下,水規院戰略管理的基本做法就是圍繞企業的“知”與“行”、管理與發展,進行探索與創新。

    51、在不斷的學習、實踐與探索中,堅持借鑒、吸納與自主創新相結合,不斷拓寬視野、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構建體系,成為以思想之道→經營之道→常青之道為三大主線的管理體系。

    52、“知”主要體現思想之道,“行”主要體現在經營與常青之道,“三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三者有效組合與集成構成企業的管理與發展之道。

    53、在宋海良看來,企業現實需求和發展戰略的核心理念與思想體系是一個基石。

    54、“企業的競爭力的最初來源在哪里?我的答案是來源于思想,不僅僅是企業家個人的思想,更應當把它凝聚成企業的思想。

    55、思想是創造財富之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產力;理念一變視野寬,視野一變天地寬;理念決定高度,戰略決定方向,思路決定出路,也是我們為什么這么重視理念建設的原因。

    56、”宋海良如是說。

    57、上任不久,宋海良充分發揮戰略的引領作用與集聚效應,創建了以戰略思想及戰略規劃為核心的戰略體系,確立了人才與實干興院、創新與文化管理強院、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化四大發展戰略。

    58、其中制定的“331”中長期目標和“133”規劃目標,闡明了水規院發展的戰略重點和戰略實施的保障措施。

    59、這些為今天水規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60、宋海良的戰略制勝還體現在經營之道上。

    61、“以顧客與價值為中心,以提升競爭力與共贏的核心的競爭思維,牢牢把握主流作用和引領地位。

    62、”宋海良這樣闡述水規院的經營之道。

    63、宋海良推崇的是有尊嚴的有序競爭,依靠組合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取勝,倡導樹立提升自己比去算計別人勝過百倍的理念。

    64、“核心業務策略是我們優先與重點戰略”。

    65、水規院的核心和龍頭業務為水運設計、咨詢規劃業務與交通信息建設業務。

    66、堅定核心業務戰略,優先發展、做牢、做實、做強核心產業,是水規院的生存之本。

    67、近10年,沿海建成的大型集裝箱碼頭有40%是水規院設計的,進一步占領和鞏固了集裝箱碼頭設計的制高點。

    68、礦石、煤炭、石化、糧食等液散碼頭及客運碼頭、內河航道與樞紐設計,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刷新行業紀錄,獲得業界普遍認可,躋身國際大港的上海、寧波、青島、大連、深圳等主要港口均是水規院的重要業主,中石化、中石油、中國神華、華能等行業客戶也與水規院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經過市場歷練的水規院,市場競爭力日益明顯,已經成為行業內最為重要的規劃設計咨詢提供商。

    69、投標中標率由2003年的不足20%提高到2007年的超過60%。

    70、形成了以東北、京津唐、山東、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為主的五大核心市場并輻射全國各主要港口。

    71、與此同時,宋海良帶領水規院實行縱向一體化策略,在智力服務延伸中找到新的價值空間。

    72、這幾年,水規院逐步與國際接軌,豐富并完善對經濟建設與工程項目的科學決策與實施,提供全過程、多功能的智力服務,對項目上、下游實施一體化業務策略,不斷優化組織結構、整合內部資源,先后組建了內河航道所、環保節能所、咨詢公司、監理公司、工程公司、戰略規劃所,延伸水規院的產業鏈條。

    73、此外,宋海良還另辟蹊徑,實施橫向一體化策略,堅持多元化發展回歸專業化,使水規院業務范圍逐步擴大。

    74、如今,水規院承攬的巖土業務已經發展到6000多萬元;工程總承包業務從無到有,發展到3億多元;海外業務從2006年到2008年合同近億元;2005年,宋海良做出整體重組中國交通信息中心的決策,此后,信息產業也已成為水規院的重要支柱業務板塊。

    75、宋海良根據大土木、大交通的發展趨勢,經過廣泛深入調研,提出成立鐵道院的設想并于2007年付諸實施,使水規院又贏得了一次難得的發展先機。

    76、經過近10年開拓,逐步形成了“中交水規院”、“中國交通信息中心”與“中交鐵道院”三個優勢品牌良性互動的新格局,不斷發揮組合優勢,并終將為進一步加強水規院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出更為顯著的作用,也為應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77、在宋海良的統領下,水規院突破內外部環境制約,以客戶為關注焦點,發揮服務優勢,造就了穩定的客戶群。

    78、建立了以核心競爭力與共贏為核心的競爭思維,強調發揮設計院的引領作用,尋求與兄弟單位的合作、與業主的合作,2003年與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合資成立上海中交水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2005年與清華紫光聯合成立中交紫光科技有限公司。

    79、從源頭上保障建設工程符合水運建設發展戰略的要求,實現國家、行業、業主和設計院以及合作伙伴與競爭對手的共贏。

    80、“戰略管理是打造企業競爭力與構建企業組合優勢的關鍵。

    81、”宋海良用自己的實踐驗證了這句話。

    82、 從艱難形勢中走出來的水規院員工,切身體會到了一個詞的含義,那就是“創新”。

    83、在宋海良看來,創新決不是一個僅僅寫在報告里的關鍵詞。

    84、“管理創新與科技創新協同進步,科技創新呼喚管理變革,管理創新促進科技創新,共同托起一個優秀的企業。

    85、”他這樣說道。

    86、宋海良認為,管理創新是對企業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創新。

    87、經過多年的總結與升級,水規院的管理逐步實現由任務導向型向戰略導向型、文化導向型、客戶導向型、價值導向型的轉變,始終堅持以理念創新與戰略創新為先導,以管理創新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制度創新為保障的全方位持續創新體系。

    88、宋海良帶領他的團隊總結國內外先進管理思想,結合院的實踐,編寫發布了《企業管理大綱》,成為全院管理的指導性文件。

    89、《企業管理大綱》在構筑體系、探索科學管理新架構、新模式的同時,初步探索出一套基于國際視角與先進理念的管理方法與管理工具。

    90、現已開發了管理圓式閉合圖、三維架構圖與體系圖,提出十元工作法、六大關注法、有效管理與工作的 “四大標準法”、科學決策四條件法等。

    91、水規院創建的管理新理念和實踐成果獲得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

    92、“以科技持續創新為核心,堅持創新是魂的理念,建設創新型水規院。

    93、”宋海良說。

    94、宋海良把構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作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堅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活水,采取“以市場為導向,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模式,堅持以集成技術、應用技術研究為主,以基礎性研究為重要補充的科技創新思路,構建了水規院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每年的科技投入達營業額的2%以上。

    95、2008年度,水規院與信息中心同時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證,并具有中關村百家創新試點企業和標準化示范企業等多項資格。

    96、水運工程數字化研發中心的成立和7個研究方向詳細建設方案的積極拓展和標準化工作的扎實推進,體現了創新理念的進一步深化與科技創新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97、如今,水規院科技創新蔚然成風,創造了突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98、2001年以來,水規院承擔了包括多項國家“863”科研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內的近5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和標準編制項目。

    99、水規院編寫的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集裝箱港區規劃設計與研究》專著,得到行業專家高度評價,為我國集裝箱碼頭的建設技術發展發揮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100、榮獲科技進步、設計、咨詢各類獎65項,其中國家級與部級科技進步獎達15項、詹天佑大獎7項,國家級優秀設計金、銀、銅獎8項。

    101、獲第六屆國際專利展覽會金獎2項、銀獎3項。

    102、獲獎項目多、范圍廣、級別高,是水運行業獲得科技進步獎和設計大獎最多的設計院。

    103、“面對未來,我們需要的是深刻的責任與使命,清醒的認識與戰略眼光,遠見未來的體系性管理智慧,有效地抓住機遇的勇氣。

    104、”在宋海良的眼里,是水規院更加清晰和燦爛的未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