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精選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學什么難學嗎,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學什么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這個專業為例,專業知識結構包括數學、統計學、計算機、大數據分析四個模塊。具體課程安排如下:數學:數學分析一、數學分析二、高等代數、離散數學。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多元統計分析,隨機過程。計算機: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原理、C編程、Java編程、Python與大數據分析、科學計算與Matlab應用、R語言等。大數據分析:數據科學導論、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與數據處理、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計算、推薦系統原理、大數據分析技術基礎、數據可視化、大數據存儲與管理、大數據分析實踐等。華英教授介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實踐性很強。無論設置在哪個學院,數學、統計、計算機三門專業課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在這些背景學科的基礎上,交叉融合其他專業知識和技能。比如在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知識體系等模塊中,我校增加了體現學校特色的財經行業應用、外語等模塊,以提高學生的行業應用能力和國際化水平。根據每個學校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也不一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看一下每個學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第二,專業和就業行業增長迅速,人才缺口180萬。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的融合導致了數據的快速增長。新摩爾定律認為,人類歷史上的數據總量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海量的數據蘊含著巨大的生產力和商機。2011-2014年四年間,中國大數據處于起步階段,年增長率超過20%。2015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8。9億元。2016年增長率達到45%,超過160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數據資源國。但數據開放度低、技術薄弱、人才匱乏、行業應用不深入,都是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領英發布《2016年中國最熱職位人才報告》,人才緊缺的熱門崗位有六類,稀缺程度不同。其中,數據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是高度稀缺的。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分析委員會的數據,未來三到五年,中國需要180萬數據人才,但截至目前,中國大數據從業人員只有30萬左右。與此同時,大數據行業的人才選拔標準也在不斷變化。最初,對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ETL研發等硬件領域。d、系統架構開發、數據倉庫研究等。以IT和計算機背景的居多。隨著大數據在各個垂直領域的發展,統計與數學、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部分軟件領域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