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資訊 > 2022-07-05 17:51:03 來源:
共振現象的物理原理(物理共振的原理是什么?要詳細點的)
導讀 大家好,精選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共振現象的物理原理,物理共振的原理是什么?要詳細點的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精選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共振現象的物理原理,物理共振的原理是什么?要詳細點的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當物體的固有頻率相同時,核磁共振(NMR)的原理是原子核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角動量的進動。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和電子一樣,也有自旋角動量,具體數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決定。實驗結果表明,不同類型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也不同:質量數和質子數均為偶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零,質量數為奇數,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質量數為偶數,質子數為奇數,自旋量子數為整數。到目前為止,只有自旋量子數等于1/2的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信號才能被人們利用。人們常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O、19F、31P。由于原子核帶有電荷,當原子核自旋時,自旋會產生一個磁矩,其方向與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與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成正比。把原子核放在外磁場中,如果原子核的磁矩與外磁場的磁矩不同,原子核的磁矩會繞外磁場的方向旋轉。這種現象類似于陀螺在旋轉時轉軸的擺動。它被稱為歲差。進動有能量,有一定的頻率。原子核進動的頻率是由外加磁場的強度和原子核本身的性質決定的。也就是說,對于一個特定的原子,在一定強度的外加磁場中,其核自旋進動的頻率是固定的。核進動的能量與磁場、核磁矩、磁矩與磁場的夾角有關。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的磁矩與外加磁場的夾角不是連續分布的,而是由原子核的磁量子數決定的。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只能在這些磁量子數之間跳躍,而不能平滑變化,從而形成一系列能級。當原子核在外加磁場中接收到來自其他來源的能量輸入時,就會發生能級躍遷。即原子核的磁矩與外加磁場之間的角度會發生變化。這種能級躍遷是獲得核磁共振信號的基礎。為了使原子核自旋的進動有一個能級躍遷,需要給原子核提供躍遷所需的能量,這種能量通常由外部射頻場提供。根據物理學原理,當外界射頻場的頻率與原子核自旋進動的頻率相同時,射頻場的能量可以被原子核有效吸收。它有助于能量水平的轉換。因此,特定的原子核只在給定的外磁場中吸收特定頻率射頻場提供的能量,從而形成核磁共振信號。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