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12-18 17:58:16 來源:
蓬萊文章建安骨的意思(蓬萊文章建安骨)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蓬萊文章建安骨的意思,蓬萊文章建安骨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李白在酒酣之后思路大開,想到了漢代宏偉的文章,建安詩的剛健風骨表達了對傳統的文化仰慕。
2、蓬萊本是傳說中的仙山,多藏寶典秘錄,東漢時人們稱國家藏書處為蓬萊山,這里是用蓬萊文章代指漢代的文章;建安骨,指東漢建安年間(193-220)的詩文創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寫詩文內容充實,語言質樸,風格剛健俊爽,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 。
3、出自:《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唐代: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4、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5、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6、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8、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9、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已經不可挽留。
10、亂我心思的今天,令人煩憂更多。
11、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的秋雁。
12、面對美景,正是酣飲高樓。
13、先生的文章有著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
14、你我滿懷的興致,想上到青天攬住那明月。
15、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卻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卻更加濃烈。
16、人生在世,沒有辦法稱心如意,不如就披頭散發,登上長江這一葉扁舟。
17、擴展資料背景:詩歌寫作于安史之亂之前的一段時間,大約是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
18、宣州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
19、李白曾多次登臨,并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20、賞析:思想感情的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在這首詩里被完美地統一起來了。
21、詩一開頭就平地突起波瀾,揭示出郁積已久的強烈精神苦悶;緊接著卻完全撇開“煩憂”,放眼萬里秋空,從“酣高樓”的豪興到“攬明月”的壯舉,扶搖直上九霄,然后卻又迅即從九霄跌入苦悶的深淵。
22、直起直落,大開大合,沒有任何承轉過渡的痕跡。
23、這種起落無端、斷續無跡的結構,最適宜于表現詩人因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而產生的急遽變化的感情。
24、蓬萊文章建安骨 原詩指李白和李云,以后就指李白了,出自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蓬萊本是傳說中的仙山,多藏寶典秘錄。
25、東漢時人們稱國家藏書處為蓬萊山,這里是用蓬萊文章代指漢代的文章。
26、建安骨,指東漢建安年間(193-220)的詩文創作,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寫詩文內容充實,語言質樸,風格剛健俊爽,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
27、小謝,即謝,唐代時期,為把謝和劉宋時期詩人謝靈運區分開來,稱謝靈運為大謝,謝為小謝。
28、謝詩風清新秀發,深為李白所喜愛。
29、酒酣之后,李白思路大開,他想到了漢代宏偉的文章,建安詩的剛健風骨,身在謝樓,當然更想到在漢、唐之間出現的小謝的詩歌了。
30、他對這些文化傳統很仰慕,所以自負地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并、稱許李云和自己。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