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9-06 11:54:16 來源:

    柳公權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譯(柳公權玄秘塔碑)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柳公權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譯,柳公權玄秘塔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玄秘塔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柳公權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譯,柳公權玄秘塔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一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

    2、唐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刻裴體撰,柳公權書并篆額。

    3、碑高三·五米,寬一·七米,現存西安碑林。

    4、楷書二十八行,滿行五十四字,共計一千五百十二字。

    5、碑文為柳公權六十三歲所書,筆畫頓挫強烈,結體嚴謹疏朗,清雅剛正。

    6、此碑廣為流傳,為后人學書的啟蒙教材,也是柳體的入門之階,《玄秘塔碑》為柳公權代表作之一,楷法精到,結構嚴密,是初學楷書的最佳范本之一。

    7、集選的15首唐詩七言絕句,為李白、杜牧、白居易等所作,膾炙人口。

    8、合讀詩、寫詩、練字、賞畫于一體,符合現在人們學習欣賞傳統文化藝術的需要。

    9、 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書體端正瘦長,筆力挺拔矯健,行間氣脈流貫,顧盼神飛,全碑無一懈筆。

    10、 有以方取勢,引筋入骨之贊。

    11、或以為筋骨特露,雖遒媚勁健,然晉法至此大變矣。

    12、明王世貞《池北偶談》:“玄秘塔銘,柳書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勁健,固自不乏,要之晉法亦大變耳”。

    13、清王澍《虛舟題跋》說此書是“誠懸極矜練之作”。

    14、  劉熙載《藝概》謂:“柳書《玄秘塔》出自顏真卿《郭家廟》”,由此可看出他學顏出歐,別構新意。

    15、王世貞云:“柳法遒媚勁健,與顏司徒媲美。

    16、書家謂驚鴻避弋,饑鷹下韝,不足喻其駕意。

    17、”顏、柳結體用筆差別顯然,顏書平和,柳書險勁,然都不失端莊沉著之態。

    18、故歷來學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歐書《九成宮碑》、顏書《多寶塔碑》為入門典范。

    19、附錄《玄秘塔碑》全文: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端甫卒。

    20、史館修撰裴休制碑曰:玄秘塔者,大法師端甫靈骨之所歸也。

    21、於戲!為丈夫者,在家則張仁義禮樂,輔天子以扶世導俗;出家則運慈悲定慧,佐如來以闡教利生。

    22、舍此無以為丈夫也。

    23、背此無以為達道也。

    24、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趙氏世為秦人,初母張夫人夢梵僧謂曰:當生貴子。

    25、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26、及誕,所夢僧白晝入其室。

    27、摩其頂曰:必當大弘教法。

    28、言訖而滅。

    29、既成人,高顙廣目,大頤方口,長六尺五寸,其音如鐘。

    30、夫將欲荷如來之菩提,鑿生靈之耳目,固必有殊相奇表與?殆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

    31、十七,正度為比丘,隸安國寺。

    32、具威儀於西明照律師,稟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師,傳涅槃唯識大義於安國寺素法師。

    33、復夢梵僧告曰:三藏大教盡貯汝腹矣。

    34、自是經律論無敵於天下。

    35、囊括川注,逢原委會,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

    36、夫將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種者,固必有勇智宏辨與?無何謁文殊於清涼,眾圣皆現;演大經於太原,傾都畢會。

    37、德宗皇帝聞其名徵之,一見大悅。

    38、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論議。

    39、賜紫方袍。

    40、歲時錫施,異於他等。

    41、復詔侍皇太子於東朝。

    42、順宗皇帝深仰其風。

    43、親之若昆弟。

    44、相與臥起。

    45、恩禮特隆。

    46、憲宗皇帝數幸其寺。

    47、待之若賓友。

    48、常承顧問。

    49、注納偏厚。

    50、而和尚符彩超邁,詞理響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

    51、雖造次應對,未嘗不以闡揚為務。

    52、由是,天子益知佛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可思議事。

    53、當是時朝廷方削平區夏,縛吳干蜀,潴蔡蕩鄆,而天子端拱無事。

    54、詔和尚率緇屬迎真骨於靈山,開法場於秘殿。

    55、為人請福,親奉香火。

    56、既而刑不殘兵不黷,赤子無愁聲,江海無驚浪。

    57、蓋參用真乘以毘大政之明效也。

    58、夫將欲顯大不思議之道,輔大有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與?掌內殿法儀,錄左街僧事,以標表清眾者十一年。

    59、講涅槃唯議經論,位處當仁傳授宗乘以開誘道俗,凡一百六十座。

    60、運三密於瑜伽,契無生於悉地。

    61、日持諸部十馀萬遍。

    62、指凈土為息肩之地,嚴金經為報法之恩。

    63、前後供施數十百萬,悉以崇飾殿宇,窮極雕繪。

    64、而方丈匡床靜慮自得。

    65、貴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俠工賈莫不瞻向。

    66、薦金玉以致誠,仰端嚴而禮足,日有千數,不可殫書。

    67、而和尚即眾生以觀佛,離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無丘陵,王公輿臺,皆以誠接。

    68、議者以謂成就常不輕行者,唯和尚而已。

    69、夫將欲駕橫海之大航,拯群迷於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與?以開成元年六月一日,向西右脅而滅。

    70、當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異香彌郁。

    71、其年七月六日遷於長樂之南原,遺命荼毘,得舍利三百馀粒。

    72、方熾而神光月皎,既燼而靈骨珠圓。

    73、賜諡大達,塔曰玄秘。

    74、俗壽六十七,僧臘四十八。

    75、弟子比丘比丘尼約千馀輩,或講論玄言,或紀綱大寺。

    76、修禪秉律,分作人師五十。

    77、其徒皆為達者。

    78、於戲!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襲弟子自約、義正、正言等,克荷先業,虔守遺風。

    79、大懼徽猷有時堙沒,而閤門劉公,法緣最深,道契彌固,亦以為請,愿播清塵。

    80、休嘗游其藩,備其事,隨喜贊嘆,蓋無愧辭。

    81、銘曰:賢劫千佛。

    82、第四能仁。

    83、哀我生靈。

    84、出經破塵。

    85、教網高張。

    86、  孰分?有大法師。

    87、如從親聞。

    88、經律論藏。

    89、戒定慧學。

    90、深淺同源。

    91、先後相覺。

    92、異宗偏義。

    93、孰正孰駁?有大法師。

    94、為作霜雹。

    95、趣真則滯。

    96、涉偽則流。

    97、象狂猿輕。

    98、鉤檻莫收。

    99、柅制刀斷。

    100、尚生瘡疣。

    101、有大法師。

    102、絕念而游。

    103、巨唐啟運。

    104、大雄垂教。

    105、千載冥符。

    106、三乘迭耀。

    107、寵重恩顧。

    108、顯闡贊導。

    109、有大法師。

    110、逢時感召。

    111、空門正辟。

    112、法宇方開。

    113、崢嶸棟宇。

    114、一旦而摧。

    115、水月鏡像。

    116、無心去來。

    117、徒令後學。

    118、瞻仰徘徊。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