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9-06 06:30:35 來源:
古代頓首的意思(頓首的意思)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古代頓首的意思,頓首的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頓首,指磕頭。
2、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
3、跪拜禮之一,為正拜。
4、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書簡表奏用語。
5、表示致敬。
6、常用于結尾。
7、一、拼音頓首?[ dùn shǒu ]?二、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居有頃,聞上過,朱儒皆號泣頓首。
8、”?釋義:過了一會兒,聽說皇帝路過,侏儒們都跪在地上,一邊哭一邊磕頭。
9、擴展資料頓首的近義詞:一、稽首?[ qǐ shǒu ]?釋義:古時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亦指賠罪。
10、出處:戰國·公羊高《公羊傳·宣公六年》:“靈公望見趙盾,愬而再拜;趙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趨而出。
11、”翻譯:靈公看見趙盾進來,驚恐地向他拜了兩拜。
12、趙盾遲疑不前,向北面兩拜磕頭至地,然后就快步出來了。
13、二、叩首?[ kòu shǒu ]?釋義:磕頭。
14、出處:當代·丁玲《過年》:“強哥們也已跪下了,在慢慢的叩首。
15、”例句:他以一瓣心香之誠向佛祖叩首。
16、頓首:跪而頭叩地為頓首。
17、“頓”是稍停的意思。
18、 雅正(1) [standard;correct]∶規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頓首[編輯本段]【簡介】 頓首:跪而頭叩地為頓首。
19、“頓”是稍停的意思。
20、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
21、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
22、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
23、也常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24、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25、 頓首即叩首,九拜之一。
26、古人席地而坐,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頭至地,便立即舉起。
27、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
28、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禮。
29、稽首是稱揚之辭,頓首是請罪之辭。
30、后來,又因其拜禮至重,人們在有重大的事情請求時也用“頓首”。
31、如《左傳》記楚人申包胥因為國家危亡,在秦適九頓首于趙宣子,以求秦國援兵。
32、 “與稽首略同為頓首。
33、頓首者何?頭頓地之。
34、稽首,言其首舒遲至于地:頓首,言其首急遽至于地。
35、稽頓之別,乃在下首遲速之分,此段玉裁之說也。
36、”“與揖類似,甚至誤會其相同者,則為厭禮,前謂推手者,拱其手于前,引手者,劍其手于胸,前為揖,后為厭,本不一致……葉與厭音同,古文禮,厭與揖不同,勝于今文禮,故鄭從古文,而后人乃合揖厭。
37、三者為一,其謬甚矣。
38、”(引自黃現璠撰《我國禮節之形態與變遷》,載《掃蕩報》文史地周刊版第三期,1941年2月26日) 雅正 讀音:yǎzhèng (1) [standard;correct]∶規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書蔡新家藏本) 國朝蔡世遠編。
39、是集選錄自漢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
40、前有自序曰:“名之曰雅正者,其辭雅,其理正也。
41、”案詩《大雅》、《小雅》及《爾雅》,古注疏皆訓為正。
42、然《史記?五帝本紀》稱:“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
43、”《司馬相如傳》稱:“從車騎雍容,嫻雅甚都。
44、”顧野王《玉篇》亦曰:“雅,儀也;嫻,雅也。
45、”是自漢以來,雅正已分兩訓,世遠蓋用此義也。
46、考總集之傳,惟《文選》盛行於歷代,殘膏賸馥,沽溉無窮。
47、然潘勖《九錫》之文,阮籍《勸進》之箋,名教有乖,而簡牘并列,君子恒譏焉。
48、是雅而不正也。
49、至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風雅》。
50、其持論一準於理。
51、而藏弆之家。
52、但充插架.固無人起而攻之。
53、亦無人嗜而習之,豈非正而未雅歟?夫樂本於至和,然五音六律之不具,不能嘔呀吟唱以為和;禮本於至敬,然九章五采之不備,不能袒裼跪拜以為敬也。
54、文質相輔,何以異茲?世遠是集,以理為根柢,而體雜語錄者不登;以詞為羽翼,而語傷浮艷者不錄。
55、劉勰所謂扶質立干、垂條結繁者,殆庶幾焉。
56、數十年傳誦藝林,不虛也。
57、或疑姚鉉刪《文苑英華》為《唐文粹》,駢體皆所不收,而此集有李諤《論文體書》、張說《宋公遺愛碑頌》諸篇,似乎稍濫。
58、不知散體之變駢體,猶古詩之變律詩,但當論其詞羲之是非,不必論其格律之今古。
59、杜甫一集,近體強半,論者不謂其格卑於古體也。
60、獨於文則古文、四六判若鴻溝,是亦不充其類矣。
61、兼收儷偶,正世遠深明文章正變之故,又何足為是集累乎? ---出《四庫總目提要》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辭,把自己的詩文書畫送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套語) 雅正:南宋詞學中的"雅正"說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說的理論基礎正是南渡以來具有濃厚理學色彩的"崇正"理論;就其理論特征看,"雅正"說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藝術理論,而在于"正"詞壇之不"正",崇尚"正統"的意味甚濃;就其學術傾向性看,"雅正"說頗同理學領域中的"道統"傳承,不僅有著"定于一尊"的"正統化"詞學痕跡,而且有著類似理學"道統"的清晰的傳承統系. 請人指教說“請賜教”;請人校正說“請雅正”。
62、 自己作品說“拙作”;對方書信說“惠書”。
63、 同義詞:指正、斧正頓首:跪而頭叩地為頓首。
64、“頓”是稍停的意思。
65、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
66、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
67、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
68、也常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69、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70、頓首 叩首,九拜之一。
71、古人席地而坐,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頭至地,便立即舉起。
72、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
73、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禮。
74、稽首是稱揚之辭,頓首是請罪之辭。
75、后來,又因其拜禮至重,人們在有重大的事情請求時也用“頓首”。
76、頓首: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