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9-06 03:33:28 來源:

    庖丁解牛重點字詞(庖丁解牛)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庖丁解牛重點字詞,庖丁解牛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庖丁解牛》-莊子原文: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庖丁解牛重點字詞,庖丁解牛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庖丁解牛》-莊子原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2、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3、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4、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5、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6、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7、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8、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9、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10、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11、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12、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13、”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14、”翻譯:有個名叫丁的廚師給文惠君宰牛。

    15、他的手接觸的地方,肩膀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蓋頂住的地方,都嘩嘩地響,刀子刺進牛體,發出霍霍的聲音。

    16、沒有哪一種聲音不合乎音律:既合乎《桑林》舞曲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章的節奏。

    17、文惠君說:“嘿,好哇!你的技術怎么高明到這種地步呢?”廚師丁放下屠刀,答道:“我所喜好的是事物的規律,它比技術進一步了。

    18、我開始宰牛的時候,看到的無一不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頭的牛了;現在呢,我用精神去接觸牛,不再用眼睛看它,感官的知覺停止了,只憑精神在活動。

    19、順著牛體天然的結構,擊入大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著牛體本來的組織進行解剖,脈絡相連、筋骨聚結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過,何況那粗大的骨頭呢!好的廚師,每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割肉;一般的廚師,每月換一把刀,因為他們用刀砍斷骨頭。

    20、現在,我的這把刀用了十九年啦,它宰的牛有幾千頭了,可是刀口像剛從磨石上磨出來一樣。

    21、因為那牛體的骨節有空隙,刀口卻薄得像沒有厚度,把沒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的,它對于刀的運轉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

    22、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卻像剛剛從磨石上磨出來一樣。

    23、雖說是這樣,每當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它難以處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來,目光因此集中到一點,動作因此放慢了,使刀非常輕,結果它霍地一聲剖開了,像泥土一樣散落在地上。

    24、我提著刀站起來,為此我環顧四周,為此我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把刀擦拭干凈,收藏起來。

    25、”文惠君說:“好哇!我聽了庖丁的這些話,從中獲得了保養身體的道理。

    26、”擴展資料出處: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3。

    27、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28、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29、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30、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31、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32、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33、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34、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35、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3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37、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38、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39、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40、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41、”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42、”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

    43、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

    44、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45、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

    46、神雖王,不善也。

    47、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

    48、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49、”“然則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50、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

    51、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52、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

    53、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54、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55、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56、”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57、翻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58、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真是累人啊!已經追逐知識的人,可真是疲倦呀。

    59、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卻不去貪圖名聲,做了世人所謂的惡事卻不至于面對刑戮的屈辱,沿著名譽與刑罰的縫隙間形成的道路走,遵循了這條人生的正道,那就可以保養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修煉精神,可以享盡天年。

    60、庖丁給文惠君宰牛,全身與牛接觸,手觸之處,肩頂之處,足踩之處,膝抵之處,牛的皮骨分離的聲音嘩啦啦地響成一片。

    61、進刀解牛時嚯嚯有聲,都無不符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應和著桑林舞曲的節奏,又像是應和經首樂章的節拍。

    62、文惠君說:“啊,妙極了!你的技術怎么會高超到這個地步?”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道,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的范圍。

    63、我開始宰牛時,所見到的都是整頭的牛。

    64、過了三年之后,再看牛就可以看到牛體的結構部件而不是整頭牛了。

    65、時至今日,我宰牛時全憑心領神會,而不需要用眼睛看。

    66、視覺的作用停止了,而心神還在運行。

    67、我順著牛身天然的生理結構,把刀劈進筋骨相連的大縫隙,再在骨節的空隙處引刀而入,刀刀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去;牛體中經絡筋骨糾結的容易礙刀的地方,我的刀都繞開走而從未碰到過,何況那些巨大的牛骨頭呢!好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那時他們用蠻力硬割的結果;一般的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那是他們硬砍把刀砍斷的。

    68、我手頭這把刀都已經用了十九年了,用它宰過的牛也有幾千頭,可是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完好無缺。

    69、牛的骨節間有縫隙,刀刃卻薄得沒有厚度,用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縫隙的骨節,那寬寬綽綽的地方運起刀刃來還有很多余地呢。

    70、所以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

    71、即使如此,每次碰到筋骨盤結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難下手,還是十分警惕,目光盯住那一點,慢慢動手,運在刀上的力氣很輕很小。

    72、最后嘩啦一聲,整條牛立刻解體了,就像泥土被堆積在地上一般。

    73、然后我提刀站起,環顧四周,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把刀擦拭干凈收藏起來。

    74、”文惠君說:“妙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領悟到了養生的道理。

    75、”公文軒看見右師,吃驚地說:“這是什么人?為什么只有一只腳?這是自然生成的,還是人為造成的呢?”右師說:“這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為的。

    76、上天讓我只生有一只腳,按照一般人的樣子,老天是要給我兩只腳的。

    77、因此可知是老天有意讓我長一只腳的,不是人為造成的。

    78、”生活在沼澤地里的野雞,走十步才能吃到一口食,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但它并不希求被豢養在籠子里。

    79、在籠子里精神雖然很飽滿,但并不快樂。

    80、老聃死了,秦失前去吊唁,號哭三聲就走了。

    81、弟子問:“他不是老師的朋友嗎?”回答說:“當然是的。

    82、”“那么,吊喪像這樣子行嗎?”秦失說:“當然可以。

    83、一開始我把他當成一般人看待,現在我不這樣看了。

    84、方才我進去吊唁,有老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兒子一樣;有年輕人在哭他,像哭自己母親一樣。

    85、那些在哭喪的人,一定有不想吊唁卻要來吊唁,不想痛哭而痛哭的情況。

    86、這種情況是背棄自然,給世俗感情推波助瀾,而忘了人的生命都受于自然,古時候稱這種做法是違反自然所招致的刑罰。

    87、一個人偶然來到世間,這是他順時而生;偶然離去了,這是他順時而死。

    88、安于時運而順應自然,一切哀樂之情就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稱此為自然的解脫。

    89、”脂膏在作為燭薪燃燒后就燒盡了,火種卻傳續下去,永遠不會有熄滅的時候。

    9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庖丁解牛原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9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92、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93、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94、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目而神欲行。

    95、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96、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97、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98、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99、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100、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101、”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102、”2、譯文:廚師給梁惠王宰牛。

    103、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既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104、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規律,(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

    105、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里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

    106、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

    107、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摸準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部位,整個過程不曾拿刀硬碰,特別是大骨哦!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割斷筋肉的;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他們是(是用刀)砍斷骨頭的。

    108、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殺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

    109、那牛的骨節是有間隙的,而刀刃很薄;把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空間寬綽,這對于刀刃運轉必然很有余地。

    110、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111、即使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格外小心謹慎,目光因此而集中,動作因此而放緩。

    112、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113、(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凈,收藏起來。

    114、”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115、”擴展資料:庖丁解牛這個故事意味深長。

    116、牛的筋骨和經絡,相當于復雜的社會。

    117、現實社會的利得沖突,使人活在生存奮斗的恐懼之中,活在利害關系中,活在權力的撕扯之中。

    118、庖丁解牛卻呈現了另外一種可能性:不必卷入是非利害,只要用我們清明地觀察,隨順自然,就會合上自然法則。

    119、莊子用超然的心態俯瞰眾生的是是非非。

    120、宇宙自然本來就是一個整體。

    121、在沖突最熾烈的地方,還會看到對立的兩極之間悠然而生的內在聯絡。

    122、我們只要了解一個事物的來龍去脈,會找到化解是是非非的通道,逆襲、反轉或隨順自然脈絡的發展。

    123、一如刀運行在牛的肩胛空隙之中,就會隨時隨地活在一種愉悅的狀態之中。

    124、庖丁是一個匠人。

    125、中國歷史上的匠人、武術家、醫生、農民、煉丹師、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等,都是得道高人。

    126、《法華經》中記載,善財童子53參的故事,就是善財童子拜訪53個在某個專業領域拿出了不同反響的絕活,自然就成了生命的覺者。

    127、他們傳承著中國文明。

    128、庖丁承載著工匠精神與科學精神一體的七種品質:即謹慎、敬畏、鄭重、精進、素直、廣大、包容;同時也修煉了兩種能力;化濁為請的沉定力和破墮通變的創生力。

    129、七種品質與兩種能力,不是義理邏輯上理清楚就行了,那是把生命交給了當下的絕活,是一種修之身的功夫,是一種生命覺醒的意念。

    13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庖丁解牛原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向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

    131、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經首》之會(6)。

    132、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蓋至此乎(8)?”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9)。

    133、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134、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135、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10)。

    136、依乎天理(11),批大郤(11),導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經肯綮之未嘗(15),而況大軱乎(16)!良庖歲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137、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20)。

    138、彼節者有間(21),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139、雖然,每至于族(22),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24),視為止,行為遲。

    140、動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141、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27)。

    142、”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28)。

    143、” 注釋 (1)庖(páo)丁:名丁的廚工。

    144、先秦古書往往以職業放在人名前。

    145、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稱魏惠王。

    146、解牛:宰牛,這里指把整個牛體開剝分剖。

    147、 (2)踦(yǐ ):支撐,接觸。

    148、這里的意思是宰牛時抬起一條腿,用膝蓋抵住牛。

    149、 (3)砉 (huā)然:象聲詞,形容皮骨相離聲。

    150、向然:《經典釋文》云,或無“然”字。

    151、今一本無“然”字,是。

    152、向,通“響”。

    153、 (4)騞(huō)然:象聲詞,形容比砉然更大的進刀解牛聲。

    154、 (5)《桑林》:傳說中商湯王的樂曲名。

    155、 (6)《經首》:傳說中堯樂曲《咸池》中的一章。

    156、會:音節。

    157、以上兩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經首之舞之會”之意。

    158、 (7)嘻:贊嘆聲(或譆:通“啊?”)。

    159、 (8)蓋:通“盍”,何,怎樣。

    160、 (9)進:超過。

    161、 (10)官知:這里指視覺。

    162、神欲:指精神活動。

    163、 (11)天理:指牛體的自然的肌理結構。

    164、 (11)批:擊,劈開。

    165、郤:空隙。

    166、 (13)導:順著,循著,這里有導入的意思。

    167、窾(kuǎn款):骨節空穴處。

    168、 (14)因:依。

    169、固然:指牛體本來的結構。

    170、 (15)技經:猶言經絡。

    171、技,據清俞樾考證,當是“枝”字之誤,指支脈。

    172、經,經脈。

    173、肯:緊附在骨上的肉。

    174、綮(qǐng):筋肉聚結處。

    175、技經肯綮之未嘗,即“未嘗技經肯綮”的賓語前置。

    176、 (16)軱(gū孤):股部的大骨。

    177、 (17)割:這里指生割硬砍。

    178、 (18)族:眾,指一般的。

    179、 (19)折:用刀折骨。

    180、 (20)發:出。

    181、硎(xīng):磨刀石。

    182、 (21)節:關節。

    183、間:間隙。

    184、 (22)恢恢乎:寬綽的樣子。

    185、 (22)族: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186、 (24)怵(chù處)然:警惕的樣子。

    187、 (25)謋(huò):骨肉分離的聲音 (26)委地:委:卸落,墜下。

    188、散落在地上 (27)善刀:善通“繕”。

    189、擦拭刀。

    190、 (28)養生:指養生之道。

    191、 譯文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進刀時發出騞地響聲,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

    192、它合乎《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

    193、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的技術怎么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于宰牛技術的追求。

    194、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于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

    195、三年之后,(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

    196、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感覺器官停止活動了而全憑意念在活動。

    197、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

    198、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

    199、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

    200、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201、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卻并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么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

    202、即使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里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懼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

    203、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204、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一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

    205、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

    206、”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207、” 27)。

    208、”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209、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真是危險啊!已經有了危險,還要執著地去追求知識,那么除了危險以外就什么都已經沒有了。

    210、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壞事不要受刑罰,以遵循虛無的自然之道為宗旨,便可以保護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養護新生之機,可以享盡天年。

    211、庖丁給梁惠王宰牛。

    212、手接觸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213、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追求的,是道(本為虛詞,無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規律),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

    214、起初我宰牛的時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見過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見一個虛線的牛,就是只看見怎么樣去解)。

    215、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

    216、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砍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割斷筋肉割壞的(就像我們用刀割繩子一樣);技術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砍斷骨頭而將刀砍壞的(因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頭的時候就容易壞)。

    217、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得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樣。

    218、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那么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219、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220、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凈,收藏起來。

    221、”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222、課文《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譯,最全面的講解,快快收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