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9-05 11:27:20 來源:
杠桿原理公式的單位(杠桿原理公式)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杠桿原理公式的單位,杠桿原理公式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杠桿原理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
2、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力點,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圖1)中,在杠桿右邊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來了;在(圖2)中,在杠桿右邊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在(圖3)中,支點在左邊、重物在右邊,力點在中間,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
3、 你注意到了嗎?在(圖1)中,支點在杠桿中間,物理學里,把這類杠桿叫做第一種杠桿;(圖2)是重點在中間,叫做第二種杠桿;(圖3)是力點在中間,叫做第三種杠桿。
4、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鎚、拔釘器……這種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5、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圖1):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6、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遠,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7、 第三種杠桿例如:鑷子、烤肉夾子、筷子……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費力的。
8、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來剪紙板,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9、力乘以力臂等于力乘以力臂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10、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11、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12、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3、F1*L1=F2*L2 F是力,L是力臂。
14、F1×L1=F2×L2這是公式~~~~~~~~~~~~~~~~望采納。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