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9-04 01:51:26 來源:
食色者性是誰說的(食色性也)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食色者性是誰說的,食色性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食色性也,讀作[shí sè xìng yě]。
2、? ?一、含義:所謂飲食,等于民生問題。
3、男女屬于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
4、二、出處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5、”的確是孔子對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
6、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
7、一個生活的問題,一個性的問題。
8、所謂飲食,等于民生問題。
9、男女屬于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是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說的。
10、三、造句:老祖宗很有些經典的說法,比如說:食色性也,一家伙把兩樣必需品一網打盡,也算夠狠的。
11、2、就整個社會來說,情色指征已經提高并外化到與“食色性也”相稱的水平,或許這與“娛樂至死”的后現代潮流不無相通。
12、3、古人又告訴我們食色性也,我們都是飲食男女,喜歡美食,也喜歡美女。
13、4、如果說下了班在家里看“黃片”還能說一句“食色性也”,那么在上班期間“觀看”就著實有些讓人不齒。
14、5、實質上,“凡貪多色”之色,已不是“食色性也”之色。
15、擴展資料:《告子》是《孟子》書中的篇目,分上、下兩篇。
16、孟子與告子都是戰國時人,孟子持性善論(人生來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惡說(即人生下來本無所謂善惡),《告子》以兩人的論辯開頭,集中闡述了孟子關于人性、道德及其相關理論。
17、2、《孟子·告子》記錄了孟子和其學生告子(一說是墨子的學生)之間有關人性道德的討論;和《論語》類似;是孟子"性善論"思想較為完整的體現。
18、連帶的是仁義道德與個人修養的問題。
19、對精神與物質、感性與理性、人性與動物性等問題也有所涉及。
20、全篇共20章。
21、3、注:今人常習慣性地將性善與性惡相對,事實上,持性惡論的是荀子,年代晚于孟子,本篇是孟子與告子的爭論,不涉及荀子的性惡說。
22、應當指出,當時的人多用比喻論證,其某些論述按照現代的邏輯標準看并不嚴格。
23、參考資料:食色性也 百度百科所謂飲食,等于民生問題。
24、男女屬于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
25、拼音:[shí sè xìng yě] ? ?造句:古人又告訴我們食色性也,我們都是飲食男女,喜歡美食,也喜歡美女。
26、2、如果說下了班在家里看“黃片”還能說一句“食色性也”,那么在上班期間“觀看”就著實有些讓人不齒。
27、3、實質上,“凡貪多色”之色,已不是“食色性也”之色。
28、4、圣人不是早就說過了嗎,食色性也,女人不信男人也罷了,連圣人的諄諄教導也全當耳旁風了。
29、5、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30、”這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
31、”食是為了解決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色是為了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