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8-23 06:36:12 來源:
三年級大林寺桃花古詩的意思翻譯(大林寺桃花古詩的意思翻譯)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三年級大林寺桃花古詩的意思翻譯,大林寺桃花古詩的意思翻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詩句意思:人世間的四月春花已經落盡,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卻剛剛盛開。
2、常常遺憾春天一去無處尋找,沒想到它轉移到這里來了。
3、二、詩句原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4、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5、三、名句賞析: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6、人間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經落盡,但詩人卻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7、這兩句表現了詩人的驚喜之情和對春天的熱愛、留戀。
8、這里,詩人把春光擬人化,它不僅形象美麗,而且頑皮好動,仿佛會和人捉迷藏似的,寫得活靈活現。
9、擴展資料創作背景: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
10、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11、關于這首詩的寫作情況,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參考:“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范陽張時、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
12、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
13、大林窮遠,人跡罕到。
14、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15、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于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
1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作者是白居易,全詩內容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17、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18、分句解釋如下:人間四月芳菲盡意思是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2、山寺桃花始盛開意思是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3、長恨春歸無覓處意思是作者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4、不知轉入此中來意思是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19、擴展資料:《大林寺桃花》創作背景大林寺是九江市的一座寺院,和西林寺,東林寺是廬山“三大名寺”之一。
20、大林寺為四世紀僧曇詵所創建,位于大林峰上。
21、《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
22、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23、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
24、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2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26、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7、賞析公元817年,唐元和十二年孟夏,白居易游廬山香爐峰頂的大林寺,寫下一首平淡自然而又意境深邃的小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28、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9、”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寫的是詩人在山外春已歸去的時節,在山中卻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
30、這種自然界的強烈反差,令詩人產生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復雜感慨。
31、從字面上,詩人在登山之前,曾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當一片春景映眼簾時,又感到一些由衷的驚喜與無奈的寬慰。
32、或許這種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變化而發,實際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涼而惆悵的情懷。
33、詩人寫這首小詩時,是在江州司馬的任上。
34、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
35、雖知幾年京宮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
36、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為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
37、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許自然地融入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游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38、正是這種感慨,詩人不用“山外”四月芳菲盡,而用“人間”。
39、這種遣詞頗令人品茗其中的深邃意味。
40、“人間”一詞,決不僅僅為“山寺”的對仗工整而用,“山寺”也許就是詩人忘憂、寬慰的“人間”的仙境。
41、“人間”天涯淪落的長恨,也許在桃花盛開的仙境會得到解脫;人生擺脫悲歡離合煩憂的辦法,也許就在遠離喧囂的美麗和寧靜中向你走來。
42、一、詩句意思:人世間的四月春花已經落盡,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卻剛剛盛開。
43、常常遺憾春天一去無處尋找,沒想到它轉移到這里來了。
44、二、詩句原文: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45、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46、三、名句賞析: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47、人間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經落盡,但詩人卻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
48、這兩句表現了詩人的驚喜之情和對春天的熱愛、留戀。
49、這里,詩人把春光擬人化,它不僅形象美麗,而且頑皮好動,仿佛會和人捉迷藏似的,寫得活靈活現。
50、擴展資料創作背景: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
51、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52、關于這首詩的寫作情況,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參考:“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范陽張時、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
53、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
54、大林窮遠,人跡罕到。
55、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
56、譯文及注釋譯文第一句: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第二句: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57、第三句: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第四句: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58、注釋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
59、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
60、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
61、盡:指花凋謝了。
62、山寺:指大林寺。
63、始:才;剛剛。
64、長恨:常常惋惜。
65、春歸:春天回去了。
66、覓:尋找。
67、不知:豈料,想不到。
68、轉:反。
69、此中:這深山的寺廟里。
70、▲。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