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8-23 05:18:12 來源:

    應急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的區別(應急管理制度)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應急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的區別,應急管理制度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企業應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應急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的區別,應急管理制度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企業應急管理制度:  1.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公司應急管理制度,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

    2、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3、  2.應急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3.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

    4、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5、  4.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組長,主管安全生產副經理、礦長為副組長,安監科長、各采區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制度領導小組。

    6、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安監科,并負責日常管理  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

    7、公司應急管理制度領導小組負責預案的編制、修訂。

    8、預案要符合《生產經營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并保持與上級部門預案的銜接。

    9、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實際演練情況,適時修訂《預案》,做到科學、易操作。

    10、  6.應急管理培訓。

    11、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事故預防、危險辯識、事故報告、應急響應、各類事故處置方案、基本救護常識、避災避險、逃生自救等。

    12、  7.應急演練。

    13、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年至少分別安排一次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能力。

    14、安監科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

    15、  8.應急通訊設備保障。

    16、公司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17、  9.應急救援物資保障。

    18、根據公司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

    19、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并對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性能完好。

    20、  10.應急處置。

    21、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為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要及時組織受威脅群眾疏散、轉移,做好安置工作。

    22、  11.成立兼職救護隊,人員由各科室、采區主要負責人及業務骨干組成,并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能力。

    23、  12.應急救援協議。

    24、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及相關部門的預案和應急組織相銜接。

    25、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要同石家莊市礦山救援中心簽訂救護協議,一旦發生企業不能自救的事故,請求石家莊市礦山救援中心支援。

    26、  13.應急管理費用由公司總經理審批,財務部門予以保障。

    27、應急管理體系制度1.機構設置建立健全的機構設置可以使政府各部門發展均衡,增強個別應急職能機構的自身功能,減少機構建設條塊分割,降低對政府本身的依賴。

    28、1.2、法規依據辨識出適用法律法規,并根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建立起獨立的、綜合性的應急管理法規標準體系。

    29、1.3、技術支撐應急管理的技術支撐體系是應急管理者作出決策的依據來源,同時也是能夠順利實現應急響應聯動的保障。

    30、根據應急管理所需發揮的職能,應急管理的技術支撐體系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信息化的應急聯動響應系統、應急過程中的事態檢測系統、事故后果預測與模擬系統和應急響應專家系統。

    31、1.4、預案體系應急管理體系中的預案體系是針對各種突發事件類型而事先制訂的一套能迅速、有效、有序解決問題的行動計劃或方案,旨在使得企業應急管理更為程序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32、它是在辨識和評估潛在的重大危險、事故類型、發生的可能性、發生過程、事故后果及影響嚴重程度的基礎上,對應急管理機構與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面預先做出的具體安排。

    33、1.5、評估體系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

    34、企業建立重大突發事件、演練過程風險評估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和演練過程進行綜合性評估,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輕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

    35、應急救援管理制度是為了預防和控制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做出應急準備和響應,最大限度地減輕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而制定的制度。

    36、應急和應急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37、在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各級領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應充分發揮應急響應的指揮作用。

    38、應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常抓不懈,在不斷提高安全風險辨識、防范水平的同時,加強現場應急基礎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39、強化一線人員的緊急處置和逃生的能力,“早發現、早報告、迅捷處置”。

    40、居安思危,預防為主。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