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8-14 19:33:30 來源:
人日思歸(人日)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人日思歸,人日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是每年農歷正月初七,為了紀念女媧。
2、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農歷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
3、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4、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
5、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
6、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
7、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日。
8、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
9、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10、人日習俗:在南方,人日的活動還是豐富多彩的,比如郊游賞花、人日當地習俗活動、做人日菜(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頭等混在一起煮的特色菜)和七樣羹(潮汕人用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等蔬菜同煮的特色菜)撈魚生(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邊撈邊喊: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等等。
11、初七,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人們大多開始工作了,游子們也要告別家人遠走他鄉去奮斗了,所以“人日”也是團聚和暫離的日子,大家在一起吃餐飯,再次團聚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新年了。
12、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人日人日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
13、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14、 正月初七有吃“人七菜”的習俗。
15、這種菜用白菜、蘿卜、蔥、姜、蒜等7種菜加黃豆面制成。
16、緣何這一天非要吃“人七菜”?“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初七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
17、人們渴望在初七里吃‘人七菜’,能帶來這七種蔬菜的豐收. “人七日”在唐時叫“人勝節”,不論“人勝”、“人七”或“人情”,這天按習俗都是人的生日。
18、在這一天,許多地方都是以天氣晴陰來預示今年人丁興旺和人身健康。
19、午飯要吃面條,這些“七”里全都要吃面條,取尊老愛幼、全家老老少少健康長壽之意。
20、 舊時“人七日”還有許多祀神活動,這只是表明人們當時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平安的形式。
21、如臨沂,在這一天里以推磨推碾的形式送天神、地神;單縣這天送火神的活動十分隆重,一般是全村人集于空場上,并搭上火神棚,棚中有手持火鵓鴿的紅臉火神像。
22、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
23、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里人。
24、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
25、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臥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效之,以紅點額為『梅花妝』。
26、此俗傳至唐宋,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涂唇有『萬金紅、大紅、內家圓』等名目。
27、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
28、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