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綜合 > 2022-08-14 15:06:11 來源:
滿江紅岳飛全文行書(滿江紅 岳飛)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滿江紅岳飛全文行書,滿江紅 岳飛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2、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3、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5、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6、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發沖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7、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
8、——而此時秋霖乍止,風澄煙凈,光景自佳,翻助郁悶之懷,于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
9、著“瀟瀟雨歇”四字,筆鋒微頓,方見氣度淵靜。
10、 開頭凌云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
11、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個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絕,此十四字,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壯志,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
12、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埋;馳驅何足言苦,堪隨云月共賞。
13、(此功名即勛業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
14、)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后,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
15、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于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勉語,說與人體會。
16、雄壯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現壯懷,英雄忠憤氣概,凜凜猶若神明。
17、金兵入據中原,亦可能敗退“匈奴”實不足滅,踏破“賀蘭”直搗黃龍并非夸大其辭。
18、“饑餐”、“渴飲”一聯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
19、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20、 有論者設: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遙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西北欃槍未滅,千萬鄉關,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干,他作《虞美人》詞,也說:“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西北”、“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匈奴”,是無可非議。
21、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
22、用文學家眼光視之結束全篇,神氣十足,無復豪發遺憾,令人神往,叫人起舞。
23、然而岳飛頭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計,宋皇朝自棄戰敗。
24、“莫須有”千古奇冤,聞者發指,豈可指望他率軍協同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25、 詞不以文字論長短,若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之條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課也。
26、 【滿江紅·遙望中原】 南宋·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27、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28、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29、到而今、鐵騎滿城畿,風塵惡。
30、 兵安在?膏鋒鍔。
31、民安在?填溝壑。
32、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33、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34、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北宋·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
35、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
36、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37、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38、 《江表傳》,君休讀。
39、狂處士,真堪惜。
40、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
41、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42、原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43、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南宋·辛棄疾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
44、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
45、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
46、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47、 吳楚地,東南坼。
48、英雄事,曹劉敵。
49、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
50、樓觀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
51、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52、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1963.01.09毛澤東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53、 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54、 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55、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56、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57、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58、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59、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60、 【郭沫若·滿江紅】 當代·郭沫若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61、 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
62、 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63、 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64、 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 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
65、 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
66、 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67、 【趙希蓬·滿江紅】 宋·趙希蓬 勁節剛姿,誰與比、歲寒松柏?幾度欲、排云呈腹,叩頭流血。
68、杜老愛君□謾苦,賈生流涕衣空濕。
69、為國家、仔細計安危,淵然識。
70、 英雄士,非全闕。
71、東南富,尤難匹。
72、卻甘心修好,無心逐此!螳怒空橫林影臂,鷹揚不展秋空翼。
73、但只將南北限藩籬,長江隔! 【柳永·滿江紅】 北宋·柳永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
74、臨鳥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
75、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
76、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77、 桐江好,煙漠漠。
78、波似染,山如削。
79、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
80、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
81、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82、 【張先·滿江紅】 宋·張先 飄盡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覺。
83、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
84、過雨小桃紅未透,舞煙新柳青猶弱。
85、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
86、 多少恨,今猶昨;愁和悶,都忘卻。
87、拚從前爛醉,被花迷著。
88、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
89、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
90、 【文征明·滿江紅】 明朝·文征明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
91、慨當初,倚飛何重,后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
92、最無辜,堪恨又堪悲,風波獄。
93、 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94、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
95、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96、 【辛棄疾·滿江紅】 滿江紅(賀王宣子產湖南寇) 笳鼓歸來,舉鞭問、何如諸葛。
97、人道是、匆匆五月,渡瀘深入。
98、白羽風生貔虎噪,青溪路斷猩鼯泣。
99、早紅塵、一騎落平岡,捷書急。
100、 三萬卷,龍韜客。
101、渾未得,文章力。
102、把詩書馬上,笑驅鋒鏑。
103、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蟬卻自兜鍪出。
104、待刻公、勛業到□云浯溪石。
105、 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金壇) 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106、春正好、故園桃李,待君花發。
107、兒女燈前和淚拜,雞豚社里歸時節。
108、看依然、舌在齒牙牢,心如鐵。
109、 治國手,封侯骨。
110、騰汗漫,排閶闔。
111、待十分做了,詩書勛業。
112、常日念君歸去好,而今卻恨中年別。
113、笑江頭、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114、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115、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
116、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117、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筆。
118、 兒女淚,君休滴。
119、荊楚路,吾能說。
120、要新詩準備,廬江山色。
121、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122、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123、 滿江紅(中秋寄遠)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124、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125、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126、問常娥、孤冷有愁無。
127、應華發。
128、 云液滿,瓊杯滑。
129、長袖起,清歌咽。
130、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131、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132、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133、 滿江紅(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賦) 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
134、還又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
135、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
136、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
137、 佳麗地,文章伯。
138、金縷唱,紅牙拍。
139、看尊前飛下,日邊消息。
140、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青溪笛。
141、待如今、端的約鐘山,長相識。
142、 滿江紅(贛州席上呈陳季陵太守) 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
143、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144、倦客不知身近遠,佳人已卜歸消息。
145、便歸來、只是賦行云,襄王客。
146、 些個事,如何得。
147、知有恨,休重憶。
148、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149、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
150、笑江州、司馬太多情,青衫濕。
151、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
152、是夢里、尋常行遍,江南江北。
153、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
154、笑塵埃、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155、 吳楚地,東南拆。
156、英雄事,曹劉敵。
157、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
158、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
159、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160、 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負、蒼髯如戟。
161、聞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長策。
162、此老自當兵十萬,長安正在天西北。
163、便鳳凰、飛詔下天來,催歸急。
164、 車馬路,兒童泣。
165、風雨暗,旌旗濕。
166、看野梅官柳,東風消息。
167、莫向蔗庵追語笑,只今松竹無顏色。
168、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
169、 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笑拍洪崖,問千丈、翠巖誰削。
170、依舊是、西風白馬,北村南郭。
171、似整復斜僧屋亂,欲吞還吐林煙薄。
172、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173、 呼斗酒,同君酌。
174、□小隱,尋幽約。
175、且丁寧休負,北山猿鶴。
176、有鹿從渠求鹿夢,非魚定未知魚樂。
177、正仰看、飛鳥卻應人,回頭錯。
178、 滿江紅(病中俞山甫教授訪別,病起寄之) 曲幾蒲團,方丈里、君來問疾。
179、更夜雨、匆匆別去,一杯南北。
180、萬事莫侵閑鬢發,百年正要佳眠食。
181、最難忘、此語重殷勤,千金直。
182、 西崦路,東巖石。
183、攜手處,今陳跡。
184、望重來猶有,舊盟如日。
185、莫信蓬萊風浪隔,垂天自有扶搖力。
186、對梅花、一夜苦相思,無消息。
187、 【張可久·滿江紅】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
188、空悵惘,人寰無限,叢生哀怨。
189、泣血蠅蟲笑蒼天,孤帆疊影鎖白練。
190、殘月升,驟起烈烈風,盡吹散。
191、 滂沱雨,無底澗。
192、涉激流,登彼岸。
193、奮力撥云間,消得霧患。
194、社稷安撫臣子心,長驅鬼魅不休戰。
195、看斜陽,照大地阡陌,從頭轉。
196、 【李正才·滿江紅】 綿綿詩意,多少文人陶醉。
197、秦太虛,銀漢迢迢,婉轉凄悲。
198、星海河漢知深淺,牛郎織女遙相嘆。
199、感喜鵲搭橋連情線,共纏綿。
200、 幾千載,情人離。
201、生相許,死遺恨。
202、海枯兮石爛,閨中長嘆。
203、司馬文君吟《求凰》,易安居士《聲聲慢》。
204、欲將使情人共愁歡,愛人間。
205、 【秋瑾·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206、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207、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208、苦將儂,強派作峨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
209、心卻比,男兒烈。
210、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211、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212、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213、[編輯本段]【京劇:滿江紅】 岳飛朱仙鎮大捷,指日渡河,金兀術大懼。
214、遣使通秦檜,故以放還欽宗(趙桓)為言,脅迫高宗(趙構)。
215、秦檜乘勢聳以危言,趙構果下詔撤回韓、劉大軍,并發金牌召岳飛退兵。
216、岳飛部將及父老無不憤惋,岳飛匹馬還朝力爭;趙構不聽,解飛兵權。
217、秦檜唆使王俊誣告岳飛謀反,密逮岳云、張憲逼供,又奉旨逮岳飛交大理守周三畏及萬俟卨勘審。
218、岳飛侃侃正言,周深敬佩,掛冠而去。
219、秦檜構陷不成,朝野洶洶,又奉趙構密賜“黃柑碧盒”示意,遂于歲末殺害岳飛父子三人。
220、牛皋怒據太行山,與岳雷共集義兵,誓不再為宋君出力。
221、金兵二次南侵,趙構慌懼,復胡銓,釋越夫人,下萬俟卨等于獄,使周三畏頒詔至太行請岳家軍,牛皋怒而扯旨,岳夫人勸以繼岳遺志,抗金為重,牛皋始發兵,一舉破金。
222、 1961年范鈞宏、呂瑞明本《宋史》等重加編寫,并吸收桂劇、滇劇《牛皋扯旨》情節,中國京劇院一、四團均演出,各有特色。
223、[編輯本段]【歌曲:滿江紅】 《大宋提刑官》主題曲滿江紅 歌手:劉可 作詞:王凱娟 朗誦:張志忠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嘆 空悵惘/人寰無限/ 叢生哀怨/泣血蠅蟲笑蒼天 孤帆疊影鎖白鏈/殘月升 驟起烈烈風/盡吹散 盡吹散 盡吹散 滂沱雨 無底澗 涉激流 登彼岸 風雨撥云間 消得霧患 社稷安撫臣子心 長驅鬼魅不休戰 看斜陽照大地阡陌 從頭轉 泣血蠅蟲笑蒼天 孤帆疊影鎖白鏈 殘月升 驟起烈烈風 社稷安撫臣子心 長驅鬼魅不休戰 看斜陽照大地阡陌 從頭轉 【現代歌曲·滿江紅】 滿江紅 詞:岳飛 岳飛書法滿江紅拓片 演唱張明敏 怒發沖冠憑欄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河山 朝天闕 【胡曲·滿江紅】 《滿江紅》選自《龍都--古韻臨安憶》,宋朝民族英雄岳飛的傳世不朽詞作《滿江紅》,幾百年來總是不斷的被傳誦,也會透過不同的樂器為之詮釋,本樂曲系根據琴歌改編,蒼勁、悲壯的曲調有別于歌曲的表達方式。
224、曲調淳厚有力,節奏穩健,抒發了激憤、昂揚和壯烈的情緒。
225、 宋朝民族英雄岳飛,在抗擊敵寇入侵的戰斗歲月中,寫出了洋溢著愛國主義精神的《滿江紅》一詞: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226、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227、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28、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29、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230、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31、 從音樂方面來說,《滿江紅》是宋詞音樂的一支曲牌。
232、岳飛所寫的這首歌詞,可經結合這支曲牌來歌唱。
233、宋代《滿江紅》的曲調是些什么音符,現今并未知曉。
234、在清初編輯的古代歌曲集《九宮大成》一書里,雖見有好幾支《滿江紅》曲牌,但其情調都比較柔和纖細,拿來配岳飛的這首激昂慷慨的歌詞,顯然是很不協調的。
235、后至1920年,在當時的“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所編的《音樂雜志》第一號、九、十兩期合刊上,又見到另外一首《滿江紅》曲調,所配的歌詞是元代詩人薩都剌的《金陵懷古》。
236、關于這首《滿江紅》曲調的來源,至今并未得到確切的證明,一般稱為“古曲”。
237、其音樂曲調甚為悲壯雄偉。
238、至1925年,又由楊蔭瀏先生將岳飛的《滿江紅》歌詞對上述的這首“古曲”予以配唱,詞曲也十分貼切契合,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239、自此,人們便常唱這首岳飛作詞的《滿江紅》。
240、 由于岳飛的《滿江紅》詞早已深入人心,加上所配的曲調又是這樣流暢激情。
241、是以此曲一經問世,便廣泛傳唱,影響十分深遠。
242、后來,這首《滿江紅》還被改編成器樂曲,合唱歌曲等. 『滿江紅』(2首) 岳飛寫的滿江紅共有兩首 一首便是我們熟知的《滿江紅·怒發沖冠》 寫作背景:該首詞創作于紹興六年(1136),岳飛北伐因糧草不濟,無奈撤退,壯志未酬之際。
243、 原作: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244、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245、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4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47、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248、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249、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250、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251、朝天闕. 另一首是《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創作時間與背景:這首詞創作時間較第一首早,創作于于紹興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今湖北武昌)之時。
252、 原文: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253、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254、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
255、到而今、鐵騎滿效畿,風塵惡。
256、 兵安在?膏鋒鍔。
257、民安在?填溝壑。
258、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259、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260、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261、[編輯本段]【植物:滿江紅】 學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別名:紅萍、紅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類: 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真蕨亞門、薄囊蕨綱 (Leptosporangiopsida) 、槐葉蘋目(Salviniales)、滿江紅科(Azollaceae),滿江紅屬(Azolla Lam.) 【形態特征】 生長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
262、幼時呈綠色,生長迅速,常在水面上長成一片。
263、秋冬時節,它的葉內含有很多花青素,群體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做滿江紅。
264、個體很小,徑約1cm,呈三角形、菱形或類圓形。
265、根狀莖細弱,橫臥,羽狀分枝,須根下垂到水中。
266、葉細小如鱗片,肉質,在莖上排列成兩行,互生;每一葉片都深裂成兩瓣:上瓣肉質,浮在水面上,綠色,秋后變紅色,能進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質,斜生在水中,沒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對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葉片上。
267、滿江紅常與藍藻中的項圈藻(魚腥藻)共生,項圈藻能固定大氣中的氮氣。
268、因此,滿江紅可以作為水稻的優良綠肥,也可作魚類和家畜的飼料。
269、 【分布區域】 滿江紅科只有1屬、6種,均為水生蕨類植物,幾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
270、中國原產的只有滿江紅一種,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東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271、[編輯本段]【中藥:滿江紅】 別名:紅浮飄、紅浮萍、紫薸、三角薸 來源:蕨類植物滿江紅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以全草入藥。
272、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273、 性味歸經:辛,寒。
274、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風利濕。
275、用于麻疹不透,風濕關節痛,蕁麻疹,皮膚瘙癢,水腫,小便不利。
276、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277、[ 上片抒發作者為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
278、 以憤怒填膺的肖像描寫起筆,開篇奇突。
279、憑欄眺望,指顧山河,胸懷全局,正英雄本色。
280、“長嘯”,狀感慨激憤,情緒已升溫至高潮。
281、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羅時空,既反映轉戰之艱苦,又謙稱建樹之微薄,識度超邁,下語精妙。
282、“莫等”期許未來,情懷急切,激越中微含悲涼。
283、 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284、 下片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
285、 “駕長車”一句豪氣直沖云霄。
286、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沉的時代,將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
287、 “饑餐”、“渴飲”雖是夸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
288、 最后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
289、肝膽瀝瀝,感人至深。
290、全詞如江河直瀉,曲折回蕩,激發處鏗然作金石聲。
291、 【作者簡介】岳飛(1103—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292、抗金名將,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
293、以不附和議,被秦檜害死。
294、孝宗時復官,謚武穆。
295、寧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謚忠武。
296、有《岳武穆集》。
297、《全宋詞》錄其三首。
298、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299、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300、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0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302、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303、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鑒賞: 上片抒發作者為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
304、 以憤怒填膺的肖像描寫起筆,開篇奇突。
305、憑欄眺望,指顧山河,胸懷全局,正英雄本色。
306、“長嘯”,狀感慨激憤,情緒已升溫至高潮。
307、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羅時空,既反映轉戰之艱苦,又謙稱建樹之微薄,識度超邁,下語精妙。
308、“莫等”期許未來,情懷急切,激越中微含悲涼。
309、 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310、 下片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
311、 “駕長車”一句豪氣直沖云霄。
312、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沉的時代,將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
313、 “饑餐”、“渴飲”雖是夸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
314、 最后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
315、肝膽瀝瀝,感人至深。
316、全詞如江河直瀉,曲折回蕩,激發處鏗然作金石聲。
317、怒發沖冠,憑l欄處,瀟瀟雨歇。
318、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319、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2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321、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322、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上片寫作者要為國家建立功業的急切心情。
323、開頭這幾句寫在瀟瀟的雨聲停歇的時候,他倚著高樓上的欄桿,抬頭遙望遠方,仰天放聲長嘯,“壯懷激烈”!嘯是蹙口發出的叫聲。
324、“壯懷”,奮發圖強的志向。
325、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氣憤填膺,“怒發沖冠”。
326、“怒發沖冠”是藝術夸張,是說由于異常憤怒,以致頭發豎起,把帽子也頂起來了。
327、“三十功名塵與土”,表現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的思想。
328、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么成就。
329、“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說不分陰晴,轉戰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斗。
33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
331、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斗爭,顯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
332、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茍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333、“等閑”,作隨便解釋。
334、“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335、下片寫了三層意思:對金貴族掠奪者的深仇大恨;統一祖國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國的赤誠之心。
336、“靖康”是宋欽宗趙桓的年號。
337、“靖康恥”,指宋欽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區淪陷,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被金人俘虜北去的奇恥大辱。
338、“猶未雪”,指還沒有報仇雪恨。
339、由于沒有雪“靖康”之恥,所以,岳飛發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時滅”)的感慨。
340、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
341、古代的戰車叫“長車”。
342、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旅自治區的西北邊。
343、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344、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345、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4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347、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348、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鑒賞: 上片抒發作者為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
349、 以憤怒填膺的肖像描寫起筆,開篇奇突。
350、憑欄眺望,指顧山河,胸懷全局,正英雄本色。
351、“長嘯”,狀感慨激憤,情緒已升溫至高潮。
352、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羅時空,既反映轉戰之艱苦,又謙稱建樹之微薄,識度超邁,下語精妙。
353、“莫等”期許未來,情懷急切,激越中微含悲涼。
354、 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355、 下片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
356、 “駕長車”一句豪氣直沖云霄。
357、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沉的時代,將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
358、 “饑餐”、“渴飲”雖是夸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
359、 最后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
360、肝膽瀝瀝,感人至深。
361、全詞如江河直瀉,曲折回蕩,激發處鏗然作金石聲。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