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10-01 17:03:08 來源:
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
2、個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直接稅以及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后的余額。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4、擴展資料:可支配收入=實際收入-家庭副業生產支出-記帳補貼-個人所得稅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費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費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5、一般來說,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則越高。
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7、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后的收入。
8、202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
9、擴展資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讓全體居民共享發展成果等戰略要求。
10、這就迫切需要統計部門提供城鄉一體化的居民收入統計數據,為推動城鄉一體化、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農民工市民化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提供科學依據。
11、然而,受城鄉二元結構和工作模式的影響, 2013 年以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統計是城鄉分別進行的。
12、城鎮居民收入數據來源于城鎮住戶調查,農村居民收入數據來源于農村住戶調查;對城鎮居民按可支配收入統計,對農村居民按純收入統計。
13、雖然,分別反映了分城鄉的居民收入及變化,為過去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14、但是,沒有全體居民收入數據,很難準確把握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全貌,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
1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動產稅、人頭稅、汽車使用稅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后的余額。
16、個人可支配收入被認為是消費開支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17、因而,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生活水平的變化情況。
18、由于在一定時期內,由于物價上漲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貨幣所能購買到的生活消費品和社會服務的數量與基期相比相應減少,造成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貨幣貶值。
19、因此計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時,必須要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20、擴展資料:注意事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等收入群體的崛起。
21、所謂中等收入群體,即一個區域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水平處于中等區間范圍內的所有人員的集體。
22、中等收入群體在整個社會中,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23、實際上,中等收入群體的概念接近于發達國家中產階層的概念。
24、根據社會學的觀點,橄欖型社會是最穩定的社會,也就是說,在現代社會中,中間階層應該占到整個社會的60%-70%左右。
25、在這方面,盡管我國是世界上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最大的國家,但在比例上,距離橄欖型社會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26、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統計局: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0%。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