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9-13 23:18:27 來源:
地下水導則最新(地下水導則)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地下水導則最新,地下水導則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總的原則以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的地下水評價方法和研究成果為基礎,充分吸取國內外區域性地下水評價的經驗與教訓,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國家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的需求,以水循環科學理論和地下水系統理論為指導,以地下水系統為單元,綜合運用多學科方法,拓展評價深度與廣度,實現地下水數量、質量、屬性功能評價的有機結合。
2、體現區域性評價與專題性評價相結合和資源評價與屬性功能評價相結合,由面積性評價轉向重點區評價和由地下水現狀評價轉向地下水可持續利用性評價。
3、資源評價與環境評價并重,適度超前,體現地質工作根本轉變的新觀念與新理論應用。
4、(二)技術導則1)立足于地下水自然屬性,兼顧長期人為因素影響下的社會屬性,以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
5、2)可持續發展原則是出發點和指導思想,以流域尺度水循環系統為基礎,以流域尺度地下水系統為主要評價對象。
6、3)在流域尺度內,評價的主要目標是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的區位特征和相關屬性狀況。
7、4)以水循環規律為基礎,包括地下水系統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響應變化。
8、以地下水系統的補給、更新、儲存條件及地下水對水環境、生態環境和地質環境維持或穩定作用的狀況為主要依據,以地下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評價為基礎工作,充分考慮地下水儲存和埋藏狀況及其變化對生態、地質環境影響狀況,同時遵循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統之間相互補給、相互轉換的自然規律,兼顧地表水環境功能分區。
9、5)重視以往工作資料和成果的基礎性,以及未來調查工作的可行性,盡可能地簡化功能評價程序,按需評價和區劃。
10、6)兼有多種功能時,按合理利用優勢功能和保護脆弱功能原則,進行主導功能模式評價及區劃,盡可能地實現多目標保護、多種功能互補和綜合發揮作用。
11、7)由于西北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氣候條件,地下水形成、分布、埋藏、補給條件和地下水循環系統空間結構等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點,所以不同地區的地下水功能評價指標體系需要根據當地地下水循環條件和研究程度來構建。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