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8-27 14:15:22 來源: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體現師生關系具有什么特點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體現師生關系具有什么特點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經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經過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識的困惑。
2、隱含通過實踐才能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學之中,通過教學實踐與反饋,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可以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3、出自《禮記·學記》。
4、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5、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7、故曰:教學相長也。
8、《兌命》曰:“學學半。
9、”其此之謂乎?——《禮記·學記》譯文: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會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
10、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導別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11、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
12、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13、《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14、”大概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吧。
15、擴展資料:《學記》作為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著作。
16、一般認為是中國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樂正克。
17、其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
18、“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9、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0、”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導別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21、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反省。
22、出處:出自《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3、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5、”翻譯: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會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
26、擴展資料:“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8、”這句話告訴人們: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
29、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后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
30、這句話適用于每一位師者: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
31、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后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對有些知識還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
32、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3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