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8-27 13:51:09 來源:

    五言律詩格律押韻(五言律詩格律)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五言律詩格律押韻,五言律詩格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1)仄起仄收式:仄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五言律詩格律押韻,五言律詩格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1)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5、(2)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6、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9、(3)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0、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1、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4)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1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5、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6、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7、擴展資料五言古詩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

    18、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于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19、唐初陳子昂、張九齡等力追建安風骨,通過自己的感遇,表現出自己的性格,開啟了一代有思想、有個性、有藝術特色的詩風。

    20、繼后李白、杜甫勃興,或抒發性靈,寄托規諷;或緣事而發,憂國傷時;而王維、孟浩然等又以其清譫婉約的作風參與其間,在繁星麗天的盛唐詩歌中,閃爍著耀眼的光彩。

    21、中唐時期,又出現了韋應物、柳宗元等名家,也都能各以自己的品格啟迪后人。

    22、同句交替:以五言為例,凡第一個節奏用“平平”,則第二個節奏必須用“仄仄”,第三個節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個節奏用“仄仄”第二個節奏必須用“平平”,第三個節奏就要用“仄”。

    23、七言詩則依此類推。

    24、是為組句規則。

    25、2、上下句相對:如出句為“平平仄仄平”,對句就要為“仄仄平平仄”,出句為“仄仄平平仄”對句就要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類推。

    26、是為組聯規則。

    27、3、上下聯之間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為組篇規則。

    28、近體詩中絕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聯。

    29、律詩八句,每兩句為一聯,每詩四聯。

    30、例如: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31、(平平仄仄平)感時花濺淚,(平平平仄仄)恨別鳥驚心。

    32、(仄仄仄平平)烽火連三月,(仄仄平平仄)家書抵萬金。

    33、(平平仄仄平)白頭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渾欲不勝簪。

    34、(仄仄仄平平)第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頜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35、每聯之內,平仄相對,上下聯之間,平仄相粘(即相同),這就是一首格律詩的平仄排列規則。

    36、平白了這三個規則,一首詩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來了。

    37、也許你一時還難以明白,那就先別理這些,西風已經將常見的集中格式排列出來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38、另外,如果你已經能分辨平仄,會發現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與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細看看,原來粗體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

    39、如第三句“感時花濺淚”,按規則應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個仄聲字,這不是沒有依照格律嗎?不是的,這里涉及了近體詩的另一個重要規則:“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實際就是說,每句詩的單數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雙數位置的字就要嚴格使用了。

    40、正如例子中所見,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現在單數的位置。

    41、由于近體詩只能押“平”聲韻,故凡要押韻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聲字,這是指偶數句而言,根據上下句要平仄相對的規則,奇數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聲字。

    42、近體詩另有一個可以變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說過,首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韻的話,則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聲字。

    43、擴展資料:五言律詩的平仄,有四個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 ?(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

    44、用這四種句式分別作為第一句,可以構成四種平仄格式。

    45、第一種是以“仄仄平平仄”為首句來組織,叫做仄起仄收式。

    46、第二種是以“平平仄仄平”為首句來組織,叫做平起平收式。

    47、第三種是以“平平平仄仄”為首句來組織,叫做平起仄收式。

    48、第四種以“仄仄仄平平”為首句來組織,叫做仄起平收式。

    49、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

    50、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51、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 。

    52、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余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53、(1)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4、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55、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6、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57、春望(唐代·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5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60、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61、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變。

    62、(2)五律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64、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5、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66、山居秋暝(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6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68、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69、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0、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變。

    71、擴展資料:五言律詩此體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期,其雛型是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

    72、全篇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間兩聯須作對仗。

    73、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維的《山居秋暝》、厲聲教的《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等。

    74、齊梁體的格律詩構成了對式律?(指全詩各聯之間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詩各聯之間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對混合律(指全詩各聯之間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種類型,但以對式律為主,距離完善的近體詩尚有很大距離。

    75、其中從梁代中后期到陳代,陰鏗、張正見、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經十分接近唐人律詩。

    76、隋代,楊素、盧思道、薛道衡等人,結合南朝靡麗詞彩和北地清新剛健之氣,創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詩歌,為過渡期詩歌的發展指出向上一路。

    77、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律詩平仄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78、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9、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0、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1、2、五律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3、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85、擴展資料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

    86、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7、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

    88、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余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89、律詩的平仄有“粘對”的規則。

    90、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

    91、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

    92、五律的“對”,只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93、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