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8-27 07:03:08 來源:
梆子腔是我國四大聲腔之一嗎(梆子腔)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梆子腔是我國四大聲腔之一嗎,梆子腔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也叫隴東調或西秦腔,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
2、陜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劇)是現存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它們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3、陜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劇(河南梆子)、山東的山東梆子(曹州梆子)、山東的萊蕪梆子等,均屬梆子腔。
4、擴展資料:源于明末的西秦腔,是戲曲中最早采用板式變化結構的聲腔。
5、西秦腔與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東結合,逐漸衍變成梆子腔支系,其中歷史最早、影響較大的是陜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
6、之后又有秦腔、漢調桄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等。
7、它以硬木梆子擊節,并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主奏樂器;調式多為徵調式,唱調為上下句式,多有華彩流暢的花腔樂句為輔;曲調以七聲音階為主,旋法上多跳進,常用閃板,整個音樂風格高亢激越,悲壯粗獷。
8、梆子腔又叫隴東調或西秦腔,梆子腔起源于陜西,陜西古屬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稱為秦腔。
9、古秦地慷慨豪邁的民風,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調,長于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與此相應,秦腔的傳統劇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斗爭的,當然,秦腔傳統劇目中也不乏詼諧、活潑、充滿生活氣息的劇目。
10、梆子腔是陜西、甘肅一帶的漢族傳統民歌和民間小戲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而最早的梆子腔劇種則產生于陜西和山西交界處的同州(今陜西省大荔縣)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分別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
11、擴展資料: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戲曲音樂(昆腔、高腔)都以曲牌為其結構單位,這種結構形式稱為“曲牌體”。
12、梆子腔形成后,它的以一對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單位的唱腔結構形式,標志了“板腔體”戲曲的形成。
13、梆子腔在音樂結構上的最大特點,是以上下句為唱腔的基本結構單位。
14、上下句分別由一個上句和一個下句構成,兩個句子通常字數相同,一般為七字或十字句。
15、上下句在音樂上明顯的標志,就是樂句的落音。
16、梆子腔唱腔的上句通常落在調式的不穩定音上,下句落在主音上。
17、梆子腔中連接上下句的器樂伴奏,被稱為“過門”。
18、從戲曲音樂史的角度看,梆子腔中的過門也有較為特殊的意義,宋元時期的南北曲及明代昆腔、高腔中是沒有過門的,最早使用過門應該是在梆子腔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