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8-20 09:21:07 來源:
容量瓶為什么要潤洗(容量瓶要潤洗嗎)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容量瓶為什么要潤洗,容量瓶要潤洗嗎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大部分情況下都不用干燥。
2、需要將燒杯干燥的實驗就是檢驗某物質是否含有氫元素,需要把該物質點燃,將一個干而冷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水珠出現燒杯的用途:物質的反應器、確定燃燒產物2、溶解、結晶某物質,也是不用干燥的,因為用燒杯溶解肯定不是精確的,(精確的是用容量瓶),而獲取結晶的話,本來就是盛溶液,所以也不用干燥3、盛取、蒸發濃縮或加熱溶液也是盛液體,所以不需要干燥。
3、如果是有機物的話是需要干燥的。
4、容量瓶用來配制溶液,那就不要用蒸餾水潤洗,也不要用配置的溶液潤洗!配制完溶液后直接用干燥容量瓶盛裝就可以了!如果容量瓶不是干燥的,那就要先把容量瓶弄干燥再盛裝“配制溶液”!如果用蒸餾水潤洗會使干燥容量瓶壁濕潤,結果使得配置的溶液釋稀,導致記錄濃度比實際濃度大!如果用配置的溶液潤洗,那么洗過之后“配置溶液”中的溶質會黏附殘留在容量瓶壁上,最后會導致配置的溶液實際濃度比記錄濃度偏大!如果再用來做滴定實驗的話,也就會引起更多實驗誤差!大部分情況下都不用干燥。
5、需要將燒杯干燥的實驗就是檢驗某物質是否含有氫元素,需要把該物質點燃,將一個干而冷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水珠出現 燒杯的用途:物質的反應器、確定燃燒產物2、溶解、結晶某物質,也是不用干燥的,因為用燒杯溶解肯定不是精確的,(精確的是用容量瓶),而獲取結晶的話,本來就是盛溶液,所以也不用干燥3、盛取、蒸發濃縮或加熱溶液也是盛液體,所以不需要干燥。
6、如果是有機物的話是需要干燥的。
7、 容量瓶用來配制溶液,那就不要用蒸餾水潤洗,也不要用配置的溶液潤洗!配制完溶液后直接用干燥容量瓶盛裝就可以了!如果容量瓶不是干燥的,那就要先把容量瓶弄干燥再盛裝“配制溶液”!如果用蒸餾水潤洗會使干燥容量瓶壁濕潤,結果使得配置的溶液釋稀,導致記錄濃度比實際濃度大!如果用配置的溶液潤洗,那么洗過之后“配置溶液”中的溶質會黏附殘留在容量瓶壁上,最后會導致配置的溶液實際濃度比記錄濃度偏大!如果再用來做滴定實驗的話,也就會引起更多實驗誤差!容量瓶,是一種細頸梨形平底的容量器,帶有磨口玻塞,頸上有刻度線,表示在所指溫度下液體凹液面(汞是凸液面)與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與瓶上標注的體積相等。
8、容量瓶上標有:溫度、容量、刻度線。
9、容量瓶是為配制準確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用的精確儀器。
10、它是一種帶有磨口玻璃塞的細長頸、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頸上有刻度線。
11、當瓶內體積在所指定溫度下達到刻度線處時,其體積即為所標明的容積數,這種一般是“量入”的容量瓶。
12、但也有刻兩條標線的,上面一條表示量出的容積。
13、常和移液管配合使用。
14、容量瓶有多種規格,小的有5ml、25ml、50ml、100ml,大的有250ml、500ml、1000ml、2000ml等。
15、它主要用于直接法配制標準溶液和準確稀釋溶液以及制備樣品溶液。
16、容量瓶也叫量瓶。
17、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是:(1)使用前檢查瓶塞處是否漏水。
18、向容量瓶內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右手食指頂住瓶塞,用左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轉180度后塞緊,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
19、(2)把準確稱量好的固體溶質放在燒杯中,用少量溶劑溶解。
20、然后把溶液沿玻璃棒轉移到容量瓶里。
21、為保證溶質能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劑多次洗滌燒杯,并把洗滌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里。
22、(3)向容量瓶內加入的液體液面離刻度線一兩厘米左右時,應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體的彎月面(凹液面,汞為凸液面)與刻度線正好相切。
23、(4)蓋緊瓶塞,用倒轉和搖動的方法使瓶內的液體混合均勻。
24、用容量瓶配制標準溶液時,先將精確稱重的試樣放在小燒杯中,加入少量溶劑,攪拌使其溶解(若難溶,可蓋上表面皿,稍加熱,但必須放冷后才能轉移)。
25、沿攪棒用轉移沉淀的操作將溶液定量地移入洗凈的容量瓶中,然后用洗瓶吹洗燒杯壁2~3次,按同法轉入容量瓶中。
26、當溶液加到瓶中2/3處以后,將容量瓶水平方向搖轉幾周(勿倒轉),使溶液大體混勻。
27、然后,把容量瓶平放在桌子上,慢慢加水到距刻度線兩三厘米,等待一兩分鐘,使粘附在瓶頸內壁的溶液流下,再改用膠頭滴管滴加,眼睛平視標線,加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與標線相切。
28、立即蓋好瓶塞,用右手掌心頂住瓶塞,左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注意不要用手掌握住瓶身,以免體溫使液體膨脹,影響容積的準確(對于容積小于100mL的容量瓶,不必托住瓶底)。
29、隨后將容量瓶倒轉,使氣泡上升到頂,此時可將瓶振蕩數次。
30、再倒轉過來,仍使氣泡上升到頂。
31、如此反復10次以上,才能混合均勻。
32、使用時應注意:當溶質溶解或稀釋時出現吸熱放熱時,需先將溶質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并冷卻。
33、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34、如果是干燥氣體用的,,球形干燥管就可以,如果是其他方面,那得具體分析。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