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8-20 08:18:09 來源:

    憫農其一(憫農)

    導讀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憫農其一,憫農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全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2、誰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憫農其一,憫農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全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這首詩前一般認為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的作品。

    4、譯文: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5、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6、語出:唐李紳《古風》之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7、”梁啟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而惟彼鋤禾當午汗滴田土之農夫,常須納其所入五分之一。

    8、”擴展資料:此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里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后以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9、全詩語言通俗、質樸,音節明快、上口,流傳極廣,婦孺皆知。

    10、其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國傳統的“治家格言”,提醒人們注意節約用度,珍惜勞動成果。

    11、聶夷中,字坦之,唐末詩人,其籍貫有河東(今山西運城),河南(今河南洛陽)兩種歷史記載。

    12、生卒年、生平均不詳,約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

    13、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

    14、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

    15、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

    16、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于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17、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

    18、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19、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20、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

    21、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2、”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

    23、《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2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鋤禾全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2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6、這首詩前一般認為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的作品。

    27、譯文: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28、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29、語出:唐李紳《古風》之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30、”梁啟超《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而惟彼鋤禾當午汗滴田土之農夫,常須納其所入五分之一。

    31、”整體賞析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里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

    32、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

    33、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

    3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于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35、憫農二首⑴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憫農二首》其一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憫農二首》其一其一春種一粒粟⑵,秋收萬顆子⑶。

    36、四海無閑田⑷,農夫猶餓死⑸。

    37、其二鋤禾日當午⑹,汗滴禾下土。

    38、誰知盤中餐⑺,粒粒皆辛苦?詞句注釋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憫農二首》其二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憫農二首》其二⑴憫:憐憫。

    39、這里有同情的意思。

    40、詩一作《古風二首》。

    41、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42、⑵粟:泛指谷類。

    43、⑶秋收:一作“秋成”。

    44、子:指糧食顆粒。

    45、⑷四海:指全國。

    46、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47、⑸猶:仍然。

    48、⑹禾:谷類植物的統稱。

    49、⑺餐:一作“飧”。

    50、熟食的通稱。

    51、白話譯文其一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52、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53、其二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54、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憫農二首⑴其一春種一粒粟⑵,秋收萬顆子⑶。

    55、四海無閑田⑷,農夫猶餓死⑸。

    56、其二鋤禾日當午⑹,汗滴禾下土。

    57、誰知盤中餐⑺,粒粒皆辛苦?[1] [2]憫農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58、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59、憫農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60、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成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