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每日動態 > 2022-08-20 06:48:14 來源:
巴金的原名叫啥?(巴金的原名)
大家好,小霞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巴金的原名叫啥?,巴金的原名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巴金原名是李堯棠,代表作是《滅亡》。
2、巴金,本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除巴金外,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國當代作家。
3、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發表在《半月》刊第17號刊載上。
4、1922年冬,在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預科和本科班(英文)肄業。
5、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筆名在《小說月報》發表長篇小說《滅亡》,引起文壇的關注。
6、1932年5月23日,長篇小說《霧》出版。
7、擴展資料:作家冰心曾說,巴金最可佩服之處,就是他對戀愛和婚姻態度上的嚴肅和專一。
8、1936年,巴金因其代表作《家》而成為青年之心中偶像,當時追求他的人很多。
9、其中,有一位女高中生給他寫的信最多,他們通信達半年之久,卻從未見面。
10、最后,這個女孩在信中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么就不能面談呢?”女孩主動將自己的照片寄給巴金,然后他們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面。
11、經過8年的戀愛長跑,年屆不惑的巴金與這個名叫蕭珊的女孩結為連理。
12、比巴金小13歲的蕭珊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讓巴金動情的女人。
1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巴金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巴金往事:因《家》成家 8年戀愛長跑喜結連理巴金原名是李堯棠,代表作有:《家》、《寒夜》、《隨想錄》等。
14、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15、“五四”運動期間,開始大量閱讀《新青年》等書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學民主等進步思想。
16、1920年,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學習,廣泛接觸西方文學及社會科學著作,并參加了《半月》雜志的工作和一些進步社會活動。
17、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發表在《半月》刊第17號刊載上。
18、擴展資料:創作特點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
19、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
20、巴金文學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絕對自由追求的價值觀,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觸的無政府主義思想。
21、無政府主義思想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系,關注個體的自由和平等。
22、而巴金處女作的《滅亡》則把他反專制的憎和對人類的愛的這兩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
23、而后的《家》則更為直接的體現了他對限制個人自由的封建的主義的無情的控訴。
24、后期,《火》《第四病室》《憩園》《寒夜》,都體現了對40年代中國社會黑暗的揭露與批判。
25、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
26、 1927年赴法國學習,第二年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
27、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以及小說《寒夜》、《憩園》,散文《隨想錄》等。
28、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
29、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以及小說《寒夜》、《憩園》,散文《隨想錄》等。
30、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
31、原名:李堯棠,代表作:《家》《春》《秋》。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